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我国科研团队突破!类脑脉冲大模型“瞬悉1.0”开启低功耗AI新路径

   时间:2025-09-08 16:03:1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传来突破性消息——由李国齐、徐波团队主导研发的类脑脉冲大模型“瞬悉1.0”(SpikingBrain-1.0)正式问世。该成果标志着我国首次在国产GPU算力集群上实现大规模类脑线性基础模型的训练与推理,为人工智能领域开辟了非Transformer架构的新路径。

与传统依赖Transformer架构的主流大模型不同,“瞬悉1.0”以团队原创的“内生复杂性”理论为基石,通过模拟大脑神经元的工作机制,构建了高效处理超长序列数据的新型架构。实验表明,该模型仅需主流模型2%的训练数据量,即可在语言理解、逻辑推理等任务中达到同等性能水平,显著降低了对算力资源的依赖。

当前主流大模型在处理法律文书、医学报告、DNA序列等超长数据时,普遍面临计算成本高、处理速度慢的瓶颈。以Transformer架构为例,其自注意力机制虽能捕捉全局信息,但面对万字级文本时,计算复杂度会呈指数级增长,导致能耗与时间成本激增。而“瞬悉1.0”通过脉冲神经网络(SNN)的异步事件驱动特性,实现了对长序列数据的高效压缩与并行处理。

研发团队透露,该模型在国产GPU平台上完成了全流程训练与推理,验证了国产硬件支撑新型架构的可行性。其超长序列处理能力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在法律与医学文档分析中,可快速定位关键条款;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能高效追踪粒子运动轨迹;在高能物理实验数据解析中,可同步处理百万级事件数据。这些特性为科研、医疗、金融等需要处理海量文本的场景提供了低功耗解决方案。

业内专家指出,“瞬悉1.0”的突破不仅在于技术路线创新,更在于为下一代神经形态计算提供了理论支撑。其类脑设计理念有望推动芯片架构革新,通过模拟生物神经元的脉冲发放模式,降低硬件能耗。目前,团队正与多家机构合作,探索该模型在自动驾驶、智能客服等实时交互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