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近日揭晓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数据揭示了公司在AI服务器需求高涨背景下的强劲业绩。
在截至6月底的六个月里,鸿海精密实现了3.44万亿元新台币的营收,净利润达到864.7亿元新台币,每股收益为6.23元新台币。尤其在第二季度,公司营收攀升至1.79万亿元新台币,同比增幅达到16%;净利润则同比增长27%,达到443.6亿元新台币,远超市场预期。
作为英伟达的重要服务器代工厂,鸿海在AI领域的布局显然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公司预测,第三季度AI服务器业务将同比激增超过170%,这一增长势头将显著推动整体营收的同比增长。鸿海方面表示,对人工智能市场的强劲需求将持续至2026年。
不过,鸿海也透露,尽管2025年的整体营收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将低于先前的预期。早在今年5月,鸿海就已下调了全年的营收预测,理由是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
具体而言,第二季度云计算业务的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超过50%,AI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0%,云服务商服务器收入更是同比增长超过150%。这一增长趋势在鸿海8月初发布的第三季度展望中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然而,在全球经济放缓、消费者需求持续疲软的大背景下,鸿海的“消费智能产品”业务(主要包括智能手机、电视、游戏机等)表现平平。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的表现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对鸿海的整体业绩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比之下,鸿海的电脑终端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显著增长。尽管由于基数较高,二季度略有衰退,但同比仍保持了增长。然而,对于全年而言,该业务预计将出现轻微下滑。
受益于AI云端产品的强劲拉动,鸿海的“元件及其他产品”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也实现了显著增长,并在二季度继续保持了这一增长态势。从全年来看,鸿海预计该业务领域将实现大幅增长。
在资本市场上,鸿海精密的股价也反映了其良好的业绩。截至今日台股收盘,鸿海精密股价上涨2.4%,过去一个月累计涨幅达到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