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云南各地依托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推出了一批创新旅游业态和场景,假日经济呈现蓬勃生机,消费活力被进一步激发。
昆明市大观篆新农贸市场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地。市场内,二号大棚化身“云品盛宴”展区,来自全省各州市的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游客不仅能选购云南好物,还能在多肉植物景观中品尝咖啡,免费试吃高原美食,欣赏民族歌舞表演。这里将市井烟火与文化体验巧妙融合,为节日增添了别样氛围。
滇池畔的海晏村因落日景观迎来旅游高峰。傍晚时分,湖边餐饮店和咖啡馆灯火通明,座无虚席,游客们争相拍摄“滇池落日”美景。当地商家借势推出“落日套餐”,将自然景观转化为经济效益,形成独特的“落日经济”模式。
普洱市思茅区作为“中国咖啡之都”,假期内咖啡庄园游持续升温。在曼歇坝精品咖啡庄园,游客通过科普讲解了解咖啡豆从果实到饮品的复杂工艺;小凹子咖啡庄园则以亲子研学为主题,日均接待游客超600人次;天玉庄咖啡园创新推出“咖啡入菜”特色菜肴;大象咖啡庄园凭借“星空与野象”主题,吸引摄影和野生动物爱好者。思茅区近年来推动咖啡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一庄园一主题”的差异化发展格局。
昭通市巧家县的金沙江畔房车营地成为北方游客的避寒胜地。来自黑龙江、山西、新疆等地的数百辆房车陆续抵达,游客张桂霞感慨:“从零下30摄氏度的哈尔滨来到这里,简直像到了天堂。”目前,巧家县已建成5个标准化房车营地,可容纳上千辆房车。其中,栗喉蜂虎3号营地因金沙江美景和完备设施,成为新晋热门目的地。当地依托暖冬气候、房车营地和高峡平湖风光,打造出“金沙江畔·水韵巧家”旅游品牌。
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景区则通过沉浸式文旅体验吸引游客。假日期间,景区推出“货郎担”与“打更人”互动项目,清脆的竹筒声、铜锣声和悠长的打更声交织,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围。游客可参与历史场景还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这种创新模式丰富了假日旅游市场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