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秋佳节的氛围渐浓,宠物市场的“月饼热”悄然兴起。从鸡肉南瓜到鱿鱼紫薯,从迷你五仁到猫草口味,造型精致、种类繁多的宠物月饼成为今年中秋消费的新宠。据《2025淘宝中秋宠物月饼图鉴》显示,中秋前一个月,主动搜索宠物月饼的用户数连续两年激增超400%,日均销量达3000个。这一现象不仅席卷电商平台,更渗透至线下商超和连锁零售门店,成为“它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宠物月饼的走红,本质上是宠物家庭地位升级的消费映射。当宠物从“看家护院”的角色转变为家庭成员,主人的消费逻辑也随之转变。购买宠物月饼不再局限于满足基本需求,而是成为情感表达和家庭仪式感的重要载体。这种拟人化消费趋势的兴起,为宠物月饼市场提供了深厚的情感基础。
消费平权的推进为宠物月饼的普及扫清了障碍。得益于供应链效率提升和渠道下沉,三四线城市的宠物主也能通过电商平台轻松购买到与一线城市同质的产品。电商平台与社交媒体的双重驱动,让质价比成为全民共享的“红利”,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覆盖面。
年轻养宠群体的崛起是另一关键推手。与前几代人不同,新一代宠物主的核心诉求已从“喂饱”转向“情感陪伴”“科学养宠”和“品质生活”。他们不仅自己购买宠物月饼,还会将其作为礼物赠送给养宠朋友,形成社交裂变效应。这种兼具实用与社交属性的产品特性,放大了消费潜力。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新一代消费者重视自我价值表达与理念共识,催生了爽感经济、社交经济和心理补偿经济等新模式。宠物月饼恰好契合这些需求:它让主人与宠物共享传统节日的“爽感”,成为社交平台上的分享素材,同时弥补了主人因忙碌而无法陪伴的“心理空缺”。
尽管宠物月饼价格不菲,单个售价7-8元,一盒可达上百元,甚至超过部分人食月饼,但“铲屎官”们仍愿为之买单。这反映出他们对宠物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及精细化养宠理念的普及。价格不再是阻碍,情感价值成为消费决策的核心因素。
宠物月饼的爆红,折射出宠物消费的节日化、仪式化和高端化趋势。但这一现象能否持续?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宠物月饼仅是“它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其背后是规模持续扩大的宠物消费市场,是代际变迁带来的消费观念革新,以及消费平权与供应链升级共同推动的产业变革。
随着养宠人群扩大和消费能力提升,未来宠物消费将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特征。宠物月饼的火爆或许只是开端,更多创新产品正等待市场检验。对于品牌而言,深入理解消费者情感需求,从情感连接角度开发产品和营销策略,将是解锁“它经济”潜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