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这是继7月份后连续第二个月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月度用电纪录,更折射出中国经济在高温天气与产业升级双重因素下的活力与韧性。
中国能源研究会专家指出,电力需求持续走高既受今夏极端高温天气影响,居民空调用电大幅增加,更体现了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从用电结构看,产业用电增速明显快于居民用电,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59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第三产业用电量20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均高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4%的增速。
制造业用电表现尤为突出。8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创年内新高。原材料行业中,钢铁、建材、有色、化工四大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增速较上月提升3.7个百分点。更引人注目的是,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1%,高出制造业整体增速4.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光伏产业等新兴领域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
服务业用电同样贡献显著。数据中心、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等场所的空调和通风系统用电量大幅增加,成为电力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以广东为例,8月份全省209家数据中心用电量达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3%,凸显"东数西算"战略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劲需求。
区域经济转型成效在用电数据中清晰可见。安徽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3.2%,带动装备制造业用电量贡献率达53%;江苏制造业单月用电量457.9亿千瓦时,电子、化工、通用设备制造等行业支撑作用明显;深圳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13%,汽车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等细分行业增速超过12%。
值得注意的是,用电量创新高的同时,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2013年至2023年,我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6.1%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6.1%。"十四五"前四年,能耗强度已累计下降11.6%,若2025年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3%的目标,将超额实现规划提出的13.5%下降目标。
专家分析,这一"量增质优"的转变得益于多重因素: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制度转型强化了节能约束,企业广泛应用节能降碳技术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现代服务业等低能耗产业的蓬勃发展则优化了产业结构。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用电量的快速增长,正逐步替代部分传统高耗能产业,使电力消费的"含金量"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