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催化+多相微流技术突破,「象生科技」获数千万融资加速生物基材料量产

   时间:2025-09-26 12:14:1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专注于生物基及高性能材料微流智能制造的产业化企业「象生科技」宣布,已完成连续两轮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产业方CVC美丽境界资本、毅达资本、纳川资本联合领投,英诺天使基金、苏州市科创投、苏州天使母基金、苏高新科创天使基金等机构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AI催化技术平台建设、产品研发、产线拓展及智能工厂建设。

「象生科技」成立于2024年1月,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致力于通过微流控技术推动生物基材料产业化。公司创始人于超2020年作为江苏特聘教授回国,带领团队开展AI纳米催化和多相流微反应器的工程化研究。团队成员来自布朗大学、剑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具备跨学科技术背景。

公司核心产品生物基呋喃材料FDCA(2,5-呋喃二甲酸)及其聚酯PEF,正在颠覆传统石油基材料PET的市场格局。与PET的原料PTA不同,FDCA可从玉米、秸秆等生物质中提取,具备可降解特性,在阻隔性、机械强度等方面表现优异。例如,用FDCA聚合材料制作的牛奶包装,可将保质期延长一倍,同时适用于啤酒等含气液体的运输存储。

作为美国能源部认定的12种最具潜力生物基平台化合物之一,FDCA可通过化学改性衍生出聚酰胺、环氧树脂等高性能材料。然而,其产业化面临成本高、加工难等挑战。「象生科技」通过自研多相微流矩阵反应平台,将生产成本降低40%以上,并实现百吨级产线落地,计划明年升级至千吨级柔性化产线。

该平台包含两大核心模块:AI纳米催化剂模块通过微流控高通量实验构建催化剂预测模型,在纳米尺度精准控制反应条件;流体模拟计算模块通过传热传质优化,实现FDCA一步法制备,收率提升30%。这种模块化设计使产线具备"搭积木"式扩展能力,可快速适配不同反应体系。

在商业模式上,「象生科技」采用"1+N"战略:"1"聚焦生物基新材料,围绕功能聚酯薄膜、纳米涂料等四大领域实施出海战略,已完成多家海外品牌方量产测试;"N"基于技术平台提供电子化学品、有机光电材料等领域的CRDMO服务,主攻进口替代产品。2025年公司订单规模达千万元级,两大业务线营收占比各半,预计未来3-4年实现40%-50%盈利增长。

目前,公司技术已应用于功能聚酯薄膜、纳米涂料等领域,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供应链合作。下一步计划建设千吨级智能微工厂,加速高性能材料量产进程。其多米诺流化学推进模型(DFCM)通过"触发-传递-放大"机制,实现从实验室到千吨级生产的无缝衔接,为精细化工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