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期间,全国多地酒店价格出现显著波动,部分热门旅游目的地房价涨幅惊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统计,江西景德镇一家酒店国庆期间客房价格飙升至每晚约1000元,而9月份同类型房间仅售90元,涨幅超过十倍,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酒店价格变化不仅反映游客流动趋势,更折射出不同地区旅游市场的冷热差异。羊城晚报“记者帮”栏目对全国约50个城市展开调查,通过对比经济型连锁酒店价格,揭示国庆假期旅游热度分布。调查选取汉庭酒店作为样本,覆盖一线城市、热门旅游地及部分中小城市,统一对比9月26日(工作日)与10月3日(国庆高峰期)的“大床房”或“高级大床房”价格,计算涨幅以反映市场热度。对于香港、澳门等无汉庭门店的地区,则选取当地代表性酒店替代。
数据显示,澳门酒店价格从849元涨至5534元,涨幅超过5.5倍,位居全国首位。广西阳朔、广东潮州紧随其后,涨幅分别达3.6倍和3倍以上。汕头、桂林、绍兴、北海、厦门、徐州、连云港等城市涨幅均超过2倍。这些城市多集中于大湾区、粤东地区、广西及福建,凭借丰富的文旅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以及“短途游、周边游”需求旺盛,成为国庆假期热门目的地。
与热门旅游城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工业型城市或商务出行需求较大的地区,酒店价格涨幅有限。东莞涨幅仅2.6%,周口几乎未涨价,商丘、南通、南充、西宁、临沂、北京、深圳、佛山等地涨幅在0.4-0.7倍之间。这些城市国庆假期游客增长相对平稳,酒店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尽管游客量大,但酒店价格涨幅仅在0.6-1.2倍之间,远低于桂林、阳朔、潮州等二三线旅游城市。业内人士分析,一线城市酒店供给充足,商务出行需求分散,而二三线旅游城市受节假日集中效应影响更为显著,导致价格波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