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年内涨幅超119%!中芯国际借AI东风与产能扩张成机构“香饽饽”

   时间:2025-09-24 02:42:42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港股市场中,中芯国际(00981.HK)近期表现抢眼,股价在盘中一度攀升至74.70港元,刷新历史高位。自2025年初以来,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已超过119%,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一强劲表现背后,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整体向好以及晶圆代工需求持续增长的双重推动。

作为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中芯国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先进的工艺制造能力和完善的产能布局。公司目前运营3条8英寸和7条12英寸产线,每年保持5万片12英寸产能的扩张节奏。2024年,其资本开支达543.47亿元,2025年预计维持这一水平,重点投向高附加值的12英寸产线,以强化一站式集成电路解决方案能力。

技术层面,中芯国际持续推进制程迭代,已实现从90纳米到14纳米的量产,N+1工艺接近7纳米水平,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领域。同时,公司专注于成熟制程研发,28纳米、55纳米等平台量产稳步推进,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这种“先进+成熟”双轨并行的策略,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复苏为中芯国际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179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环比增长7.8%。其中,亚太和美洲市场表现突出。7月单月销售额突破62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以34.4%位居全球第一,进一步凸显了国内市场的潜力。

从业绩表现来看,中芯国际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尽管归母净利润环比下降29.5%至1.32亿美元,但毛利率提升至20.4%,较去年同期增加6.5个百分点。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3.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9%。产能利用率方面,第二季度达到92.5%,订单需求持续旺盛。

分地区和业务来看,中芯国际的收入结构保持稳定。中国区收入占比维持在84%左右,晶圆业务占比超过94%。其中,12英寸晶圆收入占比达76.1%,成为主要增长点。公司还积极拓展车规芯片市场,汽车电子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模拟、电源管理、图像传感器等类型芯片需求旺盛。第三代半导体产能建设也在推进,SiC和GaN产品供不应求。

机构普遍对中芯国际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高盛将其目标价上调至83.5港元,并给予“买入”评级,认为AI创新和国内IC设计需求将推动其长期增长。东吴证券同样给予“买入”评级,指出公司在先进制程产能和工艺研发上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财通证券则从客户本地化生产需求的角度出发,认为海外企业布局国内产能将拉动本土晶圆代工产业增长。

中芯国际近期宣布拟收购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49%的股权。中芯北方作为28纳米、45纳米产线的主力,此次收购将直接增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盘面上,中芯国际股价近期连续创下新高,近两个交易日表现尤为突出。2025年以来,其累计涨幅已达119.34%,市场热度持续升温。随着AI、物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崛起,中芯国际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