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9月23日表现分化明显,超4200只个股下跌背景下,银行板块逆势走出独立行情。当日40只银行股全线飘红,南京银行以4.78%涨幅领涨,厦门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涨幅均超3%,苏州银行等8只个股涨幅超过2%。值得注意的是,工行、建行当日分别上涨3.06%和3.03%,这是两家国有大行年内第三次出现单日涨幅超3%的情况。
从资金流向看,银行板块当日成交额达455.1亿元,较前一日激增78.6%。其中四大行获得主力资金青睐,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净流入5.60亿元、2.43亿元、2.46亿元、1.67亿元。这是该板块自9月10日以来首次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全天合计净流入16.55亿元。
市场分析指出,此次反弹具有技术修复特征。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前期持续两个月的调整使板块估值压力充分释放,部分机构在低位布局带动市场情绪回暖。但需注意的是,7月1日至9月23日期间,银行指数累计下跌6.76%,与万得全A指数16.70%的涨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市场对净息差收窄和资产质量的持续担忧。
个股表现呈现明显分化态势。数据显示,7月以来仅农业银行、邮储银行、西安银行、宁波银行四只个股实现正收益,涨幅分别为15.48%、10.60%、5.03%、0.05%。而同期重庆银行等38只个股出现回调,其中4家银行跌幅超过14%。这种分化在股息率指标上体现更为突出,截至当日已有11只银行股股息率突破5%,张家港行、长沙银行分别达6.91%和6.82%,较6月末5%以上股息率个股数量增加9家。
中期分红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目前已有17家A股上市银行宣布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总额达2375.40亿元。其中常熟银行等3家城商行已完成派息,民生银行以每股0.13元的派息额居首。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的"类固收"属性持续吸引险资等长期投资者,但股份制银行因息差压力缩减分红,导致股息吸引力出现分化。
产业资本动向透露积极信号。9月以来已有7家上市银行披露增持进展,涉及南京银行等7家机构。南京银行第四大股东南京高科在8月7日至9月18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增持近1%股份,持股比例升至9.99%。该行另一股东紫金信托同期增持0.46%股份。苏州银行15位董监高集体增持60万股,齐鲁银行部分高管计划增持不少于350万元。
对于投资价值,市场存在不同观点。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认为,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配合经济复苏预期,具备长期配置价值。但王蓬博提醒,短期交易机会仍不明显,零售业务强、风控能力优的头部银行更具中长期投资价值。田利辉则强调,区域银行估值修复需依赖资产质量优化或区域经济回暖,国有大行和优质城商行仍是机构配置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