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立讯精密搭上OpenAI快车,AI赋能下能否续写消费电子新传奇?

   时间:2025-09-24 02:08:45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正深刻改变资本市场格局,A股消费电子板块因与全球AI巨头的深度绑定持续走强。工业富联凭借英伟达AI服务器代工业务,市值突破1.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后,立讯精密与OpenAI的合作传闻再度引爆市场热情。

据科技行业内部消息,OpenAI已与立讯精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发消费级AI硬件产品。该系列产品目前处于原型设计阶段,涵盖无屏智能音箱、AR眼镜、智能录音设备及可穿戴配饰等品类,首批产品计划于2026年末至2027年初面世。市场分析师指出,这类设备将深度集成OpenAI的AI模型,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的完整生态。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强烈。9月22日立讯精密股价涨停,次日开盘再度触及涨停板,最终收涨7.98%创历史新高。同属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歌尔股份也受益明显,单日涨幅达7.82%。股东数据变化揭示资金动向:5月10日至9月10日期间,立讯精密股东户数从44万户锐减至32万户,降幅达27%,显示筹码正从散户向机构集中。

OpenAI布局硬件领域的战略意图清晰。当前AI竞争已从模型性能比拼转向用户触达能力,依赖苹果、谷歌应用商店分发产品的模式存在明显掣肘。通过自主硬件设备,OpenAI既能直接触达用户,又可构建商业闭环。Verified Market Research预测,2030年AI硬件市场规模将达4741亿美元,年均增速38.73%,这块巨大蛋糕显然不容错过。

财务压力迫使OpenAI加速多元化布局。该公司2024年亏损50亿美元,2025年预计亏损扩大至80亿美元,未来四年现金流缺口达1150亿美元。目前其收入主要依赖个人订阅服务,面对谷歌Gemini、马斯克Grok等竞争对手,拓展硬件业务成为必然选择。这种战略转型为合作方带来巨大想象空间,立讯精密因此被视为"纯正OpenAI概念股"。

与AI巨头的合作正在重塑企业估值逻辑。OpenAI估值从3月的3000亿美元飙升至9月的5000亿美元,半年增幅达66%。立讯精密当前动态市盈率33倍,显著低于工业富联的58倍。机构预测显示,2025年立讯精密净利润有望达167亿元,其中消费电子业务将受益AI、AR/VR设备需求增长,通信业务受益于AI算力基础设施升级,汽车电子业务则搭乘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东风。

消费电子企业的AI转型呈现集群效应。除立讯精密外,歌尔股份被传将为OpenAI设备提供音频模块,工业富联持续深化英伟达服务器代工业务。这种产业链联动引发市场对整个板块的重估,但分析师提醒需警惕概念炒作风险。随着AI技术向消费端渗透,具备真实技术储备和量产能力的企业才能持续获得市场认可。

立讯精密的AI布局呈现多点开花态势。9月17日,该公司与美国边缘AI芯片企业PIMIC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智能可穿戴设备。这种技术协同不仅强化其AI属性,更为产品创新提供核心支撑。在消费电子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AI带来的第二增长曲线正在改变企业竞争格局。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