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锂离子电池材料龙头企业天赐材料(002709.SZ)正式启动赴港上市进程。9月22日晚间,该公司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同时发布公告披露相关进展。此次港股IPO距离其终止筹划两年的全球存托凭证(GDR)发行计划不足三个月,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根据公开资料,天赐材料实控人徐金富自2000年创立公司以来,历经14年发展于2014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受益于新能源产业爆发,其个人财富在2022年达到峰值,跻身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但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其身家缩水至145亿元,排名下滑450位。此次港股上市若能成功,或将成为其海外业务扩张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国内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供应商,天赐材料主营业务涵盖电解液、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等核心产品,并配套布局六氟磷酸锂、新型电解质等关键原料生产。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70.29亿元,同比增长28.97%;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12.79%。但境外收入占比仅4.45%,显示海外市场仍有巨大拓展空间。
公司方面明确表示,此次赴港上市旨在构建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支撑全球业务发展需求。招股文件显示,80%的募资资金将用于海外扩张,其中60%投向摩洛哥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预计2028年底前投产;20%用于加强其他海外市场的本地化运营及上游资源投资。这与公司2022年筹划GDR时的战略方向一脉相承,当时拟募资60亿元中近半数计划投入摩洛哥及美国项目。
对于战略转向港股的原因,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透露,此前GDR计划未能完成海外项目融资,故调整融资渠道。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招股文件未再提及美国项目,相关人士表示后续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布局。
行业分析指出,天赐材料此举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锂电企业赴港上市趋势一致。私募基金人士认为,港股上市既能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财务压力,又可提升国际品牌形象。但挑战同样存在:当前海外收入占比过低,市场开拓效果存疑;H股估值可能低于A股,或对现有股价形成压力。特别是在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行的背景下,其海外战略成效有待观察。
知识产权纠纷成为另一关注点。招股文件披露,天赐材料子公司九江天赐于今年7月起诉永太科技等12名被告,指控其盗用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及商业秘密,索赔8.87亿元。永太科技否认侵权并提起反诉,案件尚未审结。此前公司还曾起诉金石资源子公司,但于今年7月撤诉。董事长徐金富曾公开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是遏制行业恶性竞争的关键。
截至9月23日早盘,天赐材料股价上涨0.46%至30.38元/股,总市值581.6亿元。市场普遍认为,此次港股上市成败将直接影响其全球化战略推进速度,而海外市场的开拓效果或成为决定公司未来估值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