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第十届ICPRE 2025杭州启幕:全球专家共探能源变革与前沿技术新路径

   时间:2025-09-22 21:07:14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第十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ICPRE 2025)近日在杭州圆满落幕。这场由浙江大学、IEEE及IEEE IAS联合主办,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具体承办的学术盛会,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名学者、企业代表及青年研究者参与。会议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围绕电力生成、传输、存储及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王志新教授主持。浙江大学李虹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正经历深度调整,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已从单一环节突破转向系统重构阶段。作为大会主席之一的浙江大学盛况教授进一步指出,ICPRE历经十年发展,已成为推动国际学术合作、加速前沿技术转化的重要平台,期待与会者围绕能源供需平衡、新能源并网等关键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协办单位阵容涵盖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七所高校,形成了跨区域、跨学科的学术支持网络。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体现了中国高校在能源领域的协同创新能力,也为国际学者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主旨报告环节汇聚了四位顶尖专家。前IEEE PES主席、美国通用电气专家John D. McDonald(IEEE Life Fellow)以《电网现代化:超越智能电网的技术路径》为题,系统分析了微电网整合、配电管理系统优化等方向,并结合全球实践案例提出提升电网韧性的策略。西安交通大学亓丽教授(IEEE Fellow)在《基于电力电子的直流应用保护》报告中,针对数据中心、工业制造等场景的直流技术需求,提出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保护优化等创新方案。

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之伟教授(IET Fellow)聚焦交直流混合电网的工程实践,分享了大规模新能源接入背景下的电网运行经验。浙江大学黄莹教授(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则从低碳能源系统角度,探讨了能源转型中的技术融合与产业协同路径。四位专家的报告覆盖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为参会者提供了多维度的行业洞察。

会议期间,线上线下讨论热烈。多位青年研究者表示,通过与国际顶尖学者的直接对话,不仅拓宽了研究视野,更获得了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的启发。企业代表则关注技术落地的可行性,与学术团队就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