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产品具备足够创新性,客户才会愿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江苏罗曼罗兰集团户外新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南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研发创新是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支撑。该公司主营滑雪服、冲锋衣等功能性面料,产品主要出口西欧和北美市场。采访现场,江南展示了一块生物基材料占比达97%的新型布料,“这种融合科技、功能与时尚元素的面料,海外订单起订量直接达到2000码。”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正通过技术升级和差异化竞争抢占国际市场。吴江明斯克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长明透露,公司凭借“技术壁垒+成本优势”策略,今年1-7月出口额同比增长超190%,其游艇防晒罩面料和医疗用尼龙布产品持续获得海外订单。他特别提到,新开发的中东市场为业绩增长提供了重要助力,“未来还将尝试对接非洲客户,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
市场多元化布局成为中小企业“出海”的另一大特点。专注中高端丝绸产品的“龙泉禧里”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将目光投向中东市场。公司总监徐秋晨分析称,当地炎热气候使真丝产品接受度极高,加上沙特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消费能力较强,目前该区域已占公司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技术积累与海外投资的双轮驱动,为部分企业开辟了新赛道。盐城中恒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79项美国、日本、德国授权专利,构建起产品核心竞争力。其跨境电商部部长仇树华介绍,公司在柬埔寨投资的宠物食品厂去年实现1200万美元销售收入,另一家宠物用品工厂的部分生产线也已进入稳定生产阶段。
政策支持与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出海”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常熟综合保税区,劲义词服饰商行老板陈跃正通过“市采通”平台将一批服装发往菲律宾。“过去需要先运到福建拼柜,现在直接在本地组柜发货,节省了整整一周时间。”这个专为中小微企业设计的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了商户注册、组货拼箱、报检通关、收汇结汇等全流程服务,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效率。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7.4%,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7.1%,较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通过技术攻关、供应链优化和政策红利释放,中小企业正以更灵活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