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耐德电气上海普陀工厂,机械臂精准抓取元件,自动化小车按预设路线有序穿梭,传感器实时回传数据,电子屏动态呈现质检结果。这座拥有30年历史的老厂,如今已蜕变为全球瞩目的“灯塔工厂”,成为外资企业深度融入中国市场的典型案例。
走进生产车间,“AI+工业”的融合场景随处可见:多条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协同作业,物流机器人载着托盘精准穿梭,电子显示屏实时监控产品全流程质量。工程师介绍,第三代全自动模块化柔性生产线通过协作机器人与AI摄像头联动,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将质检准确率提升至新高度。
“我们拒绝‘黑灯工厂’模式,而是构建‘人、机、智’三位一体的新型生产体系。”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总经理冒飞飞表示,通过技术赋能员工,工厂自动化率较五年前提升20%,设备复用率提高85%,生产速度增长65%,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作为全球“灯塔工厂”分布最密集的国家,中国近半数入选企业涵盖本土民企、国企及跨国公司。冒飞飞指出,未来工厂发展将超越单纯的生产力竞争,绿色可持续性、人的价值创造及供应链韧性将成为核心方向,这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转型机遇。
这家老厂通过持续技术迭代,整合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智能化转型奠定基础。冒飞飞透露,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上海不仅是其全球战略关键节点,更承载着五大研发中心之一的功能。
目前,施耐德电气在华布局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其中15家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跻身世界级“灯塔工厂”。通过与1600余家核心供应商合作,企业构建了覆盖全链条的绿色供应链体系,上海普陀工厂更是成为智能与绿色制造的标杆。
“上海的产业政策支持与优质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冒飞飞强调,作为外资企业,施耐德电气希望在此打造行业示范基地。目前,该工厂已荣获世界经济论坛端到端“灯塔工厂”、工信部“5G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等十余项权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