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学渣”少年到AI芯片领航者,40岁陈天石书写中国芯片逆袭传奇

   时间:2025-09-18 12:59:27 来源:ZFinance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寒武纪股价以1464.98元刷新A股纪录、取代贵州茅台成为"股王"时,资本市场将目光投向了这位40岁的科技掌舵者——陈天石。这位自称"普通科研人员"的博士,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从"学渣"到千亿富豪的蜕变,更在中国AI芯片史上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江西南昌的知识分子家庭中,陈天石与兄长陈云霁的成长轨迹充满戏剧性。父亲作为电力工程师,母亲执教中学历史,开明的家风让兄弟俩在书海中自由探索。哥哥14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之路,与陈天石沉迷电子游戏、险些挂科的青春形成鲜明对比。2001年,当16岁的陈天石踏入中科大少年班时,没人预料到这个曾经的"逃课达人"会在五年后叩开人工智能的大门。

转折发生在研究生阶段。在导师姚新的建议下,陈天石从数学转向当时尚属冷门的人工智能研究。合肥实验室的灯光见证了他与论文为伴的日夜,ASPLOS、ISCA等顶级会议的录取通知接踵而至。2010年博士毕业进入中科院计算所后,他与兄长组成"芯片+算法"的黄金搭档,在25平米的实验室里开启了AI专用芯片的破冰之旅。

这对兄弟的设想在当时堪称异想天开——将人工智能与处理器架构深度融合。面对20万科研经费都申请不到的困境,所长李国杰的力挺成为关键转折。五年潜心研究后,他们不仅摘得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首个亚洲最佳论文奖,更在2015年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深度学习处理器原型芯片。这个被命名为"寒武纪"的成果,恰如其分地预示着智能时代的爆发前夜。

2016年成立的寒武纪科技,踩中了AI浪潮的风口。首款终端人工智能处理器"寒武纪1A"被华为集成进麒麟970芯片,让Mate10成为全球首款搭载AI芯片的智能手机。但商业世界的残酷很快显现:2019年华为转向自研架构,失去最大客户的寒武纪陷入生死考验。账面现金持续消耗、研发支出居高不下的至暗时刻,陈天石做出了战略转型的决断——全面布局云端AI芯片与智能计算集群。

这场转型堪称豪赌。2020年研发费用占比超40%的投入强度,在A股市场绝无仅有。陈天石带领团队重构技术路线,从云端推理加速市场切入,逐步构建起覆盖"云-边-端"的完整产品线。当2022年美国商务部将其列入"实体清单"时,提前布局的国产供应链替代方案已初见成效。这种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让寒武纪在连续亏损后迎来2024年的历史性转折——单季盈利的实现,标志着中国AI芯片企业首次突破商业化瓶颈。

2025年的资本市场见证了奇迹:寒武纪市值突破5000亿元,陈天石个人持股价值达1500亿元。但这位新晋南昌首富始终保持着科研工作者的本色,在内部会议上反复强调"为十年后的产业做准备"。从沉迷游戏的少年到全球AI芯片舞台的中心,陈天石用二十年长跑证明:在科技赛道上,坐得住冷板凳的坚持,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爆发时刻。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