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近期完成的新一轮定向增发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与首轮定增历时9个月、募资规模从26.5亿元缩减至16.72亿元的冷清局面形成鲜明对比,此次定增仅用不足4个月便完成39.85亿元募资,且出现机构溢价抢筹的罕见场景。13家机构以每股1195.02元的价格获配333.49万股,较发行底价溢价10.51%,打破定增市场"折价拿股"的传统惯例。
此次定增发行价创下A股市场新纪录,远超此前迈为股份645元的定增最高价。以最新收盘价1325元计算,获配机构已实现10.88%的浮盈。参与竞价的156名投资者中,最终8家公募、2家券商及券商资管、保险资管、外资机构各1家成功获配。其中公募基金成为认购主力,合计投入22.66亿元获配211.32万股,占比达56.86%。广发基金以12.08亿元认购101.09万股,成为最大单一认购方。
从投资者结构看,外资机构UBS AG投入4.35亿元获配36.4万股,新华资产投入4.2亿元获配35.15万股,国信证券(香港)资管投入2.2亿元获配18.41万股。这类机构普遍具有低换手、长期持有的投资特征。券商方面,国泰海通证券以2.65亿元获配22.18万股,申万宏源证券以1.2亿元获配10.04万股。定增完成后,公司前十名股东持股比例从64.90%稀释至64.39%,但股东名单及排序保持不变。
本次定增吸引21名新增投资者参与,包括泉果基金、精工钢构、中电科投等机构,以及郭伟松、陈学赓等知名个人投资者。9月22日发出的认购邀请书覆盖发行人前20名非关联股东、44家基金公司、11家证券公司等共159名投资者。最终26家机构提交有效申购,报价区间达1081.50-1348.08元/股,首尾价差超过20%。除获配机构外,融通基金、睿远基金、富国基金等知名机构也参与申购但未获配额。
公募基金对寒武纪的布局呈现明显分化。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年中151家公募机构旗下1313只产品持有寒武纪8877.49万股,较一季度减少840.26万股。但重仓该股的399只产品反而增持481.69万股,资金向核心机构集中趋势显著。重仓前五的ETF产品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分别持股1137.56万股、864.34万股、443.34万股。
主动管理型产品方面,银河创新成长基金二季度增持22万股至215万股,成为重仓最多的主动权益产品。睿远成长价值、万家行业优选(LOF)、富国新兴产业A/B等产品也均有增持。基金经理郑巍山表示,下半年将继续聚焦科技领域投资,看好AI需求增长和半导体产业周期复苏。广发证券研报指出,寒武纪的思元系列芯片已获互联网厂商规模化采购,在国产AI芯片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此次39.85亿元募资将主要用于AI芯片研发。其中20.54亿元投向大模型芯片平台项目,14.52亿元用于软件平台开发,4.7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认为,寒武纪7nm工艺芯片已形成覆盖云端、边缘端、终端的全栈产品体系,思元系列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玄思系列智能整机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场景。但广发证券同时提示,需关注供应链完善节奏、产品迭代竞争、产业链自主可控建设等不确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