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温州小老板靠几毛外卖袋“逆袭”,从4人小队到年入破亿的生意经​

   时间:2025-09-15 22:19:27 来源:天下网商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浙江温州,一家专注于外卖包装袋生产的小微企业——铭锐包装,正凭借着精准的市场定位和灵活的运营模式,在外卖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站稳脚跟。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企业,从最初主营服装包装袋,到如今成为年营收突破1亿元的外卖袋供应商,其转型历程折射出外卖行业供应链的深刻变革。

创始人陈如济回忆,企业最初以服装包装袋起家,但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当时服装袋行业卷得厉害,利润只剩几个点,我们连供应链都没有,只能靠接订单维持运转。”转机出现在2019年,一位餐饮业朋友提出需求:外卖热汤类餐品常用牛皮纸袋打包,但配送过程中容易渗漏,能否改用无纺布材质?陈如济调研后发现,当时市场上专营无纺布外卖袋的商家极少,而服装袋与外卖袋材质相近,仅需调整防水防油工艺。他当即决定转型,在天猫开设“wpgjm旗舰店”,成为较早一批专注外卖无纺布包装袋的商家。

2020年疫情初期,外卖需求井喷式增长,而无纺布价格暴涨导致部分供应商断货,铭锐却凭借提前布局的供应链优势脱颖而出。“客户不问价格,只求有货。”陈如济说,那一年团队营收从300万元飙升至3000万元,客户群体迅速积累,团队规模也从4人扩展至20多人。但快速扩张也暴露出问题——代工厂质量不稳定,2020年6月一家烤鱼店因袋子破裂投诉,导致赔款丢单。这次事件让陈如济意识到,必须构建自主供应链。

从2021年起,铭锐开启产业链垂直整合:先采购织带机实现基础生产,次年引入印刷设备开启定制化服务,第三年布局淋膜生产线生产保温袋,逐步形成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控制能力。这一转型直接推动业绩增长:2021年营收4000万元,2023年突破1亿元,年均增长率超50%。“现在哪怕客户半夜要加急1万只袋子,我们也能24小时出货。”陈如济表示。

产品迭代是铭锐保持竞争力的关键。2020年,一家连锁汤品店提出“袋子要保温”的需求,团队通过铝箔复合工艺实现功能升级,单价从0.4元涨至0.8元,订单量却持续增长。此后,双面胶封口、魔术贴封盖等设计相继推出,“现在连5元一碗的粥店都要定制封口袋,怕洒漏影响口碑”。随着外卖业态丰富,商家对包装的要求从“印Logo”升级为全彩印刷、原创设计,铭锐为此组建5人设计团队,提供从接单到定稿最快3天发货的服务。

铭锐的客户分为两类:淘宝上的个体餐饮商户和小型连锁店占营收80%以上,起订量5000个,免费提供设计服务,毛利率达十几个点;连锁品牌和餐饮供应商起订量高,但毛利率仅3%—4%,且账期长达3—6个月。“大单看似稳定,但资金压力太大,我们更愿意服务小商家。”陈如济说。

为服务小商家,铭锐创新“拼单生产”模式:将多个客户规格相近的小订单合并到一个大卷料上统一印刷、裁切,降低损耗率。“别人单独做一单亏钱,我们拼单还能赚。”在销售端,针对小商家库存空间有限的问题,铭锐提供“代仓储+分批发货”服务,客户只需下一次单,铭锐可免费分多批次发货,并租用仓库帮助客户管理库存。“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实在的服务,客户只要还在开店,就基本不会流失。”陈如济表示。

环保政策是外卖包装行业的重要驱动力。据QYResearch调研,2024年全球无纺布袋市场规模约42.1亿美元,中国市场占34%。欧盟自2021年全面限制一次性塑料,中国《限塑令》要求2025年重点城市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直接拉动环保包装需求。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重视,更让定制化外卖袋成为餐饮企业的刚需。“包装袋决定了消费者拿到外卖的第一感觉,整洁不整洁、有没有调性,全靠它。”陈如济说。

在外卖行业六年,陈如济见证了无数中小餐饮商户的兴衰。他记得,一个炸鸡客户从2020年起每月订购1万只基础款袋子,后来抓住直播机会快速扩张,门店从1家开到30家,包装需求也升级为每月更新设计的高克重外卖袋,月订量飙升至50万只。但并非所有故事都顺利,“2020年积累的客户里,如今还营业的只剩10来家。”陈如济曾遇到“袋子还没发货,店先关了”的情况,去年一个年轻客户订了2万只定制袋,结果货还没发完,对方就发来消息:“陈总,店不做了,袋子先别发了。”这批货最终只能当作废料处理。

“一种是没什么经验跟风开店的,这阵风过了店也就没了;一种是单纯图便宜、用最廉价袋子的商家,往往熬不过半年。”陈如济说,从外卖袋的选择中,他甚至能判断客户生意的长久性,从而合理分配产能。除了淘宝,铭锐两年前开始布局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通过发布车间生产实况和产品测试视频吸引新客户。陈如济发现,不同渠道的客户画像略有差异:“淘宝客户很多都是小老板,自己就是使用者,而有些平台会有一些供应商找过来,认‘工厂直发’这件事。”

面对持续变化的市场,陈如济坚持“不跟风、不贪大”,专注无纺布包装袋赛道。当部分同行拓展纸杯、餐具等品类时,铭锐仍想聚焦主业,并提前研发符合更严苛降解标准的新型材料。“不是简单换原料,而是从复合工艺层面提升强度与环保性,控制成本涨幅,让客户用得起、愿意用。”在他看来,外卖包装早已不是“能装就行”的耗材,而是餐饮品牌递给消费者的第一张名片。“你用什么样的袋子,顾客就会认为你是什么样的店,而我们,就是帮他们把这张名片做得更体面。”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