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自即日起进行调整,包括九毛九(09922.HK)在内的20只证券被移出名单。这一调整通常反映了市场对企业发展前景的评估,同时也折射出行业趋势与投资者偏好的变化。
作为九毛九集团的核心品牌,太二酸菜鱼今年上半年业绩出现明显下滑。财报显示,太二品牌收入为19.48亿元,同比下降13.3%,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73.4%降至70.8%。餐厅数量减少是主要原因之一,自营门店从去年6月底的612家缩减至今年上半年的547家,减少了65家。同店销售额也有所下降。
太二酸菜鱼曾以“酸菜比鱼好吃”的口号迅速走红,成为餐饮行业的热门品牌。工作日晚间,商场内的太二门店外常常排起长队,酸辣香气扑鼻而来,吸引众多食客。周末排队时间更长,两三个小时是常态,甚至比隔壁奶茶店的队伍还要壮观。
面对业绩压力,太二在今年上半年推出“5.0鲜活模式”,以“活鱼、鲜鸡、鲜牛肉”为三大主打产品,升级菜单。同时,部分门店进行装修翻新,后厨增设炒锅和厨师,强调菜品的新鲜度。这一调整主要是为了回应市场上对预制菜的质疑。此前,消费者对太二使用的鱼是否为现杀、酸菜料包是否提前配好等问题提出质疑,部分平台上架的太二快手菜口感与店内相近,进一步加剧了争议。
怂火锅是九毛九集团的另一大品牌,今年上半年收入为4.16亿元,同比下降3.5%。翻台率下降和顾客人均消费减少是主要原因,翻台率从去年同期的2.9次/天降至2.5次/天。不过,怂火锅的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14.1%上升至15.1%,这得益于餐厅数量的增加,从去年上半年的73间增至今年上半年的76间。
九毛九西北菜的表现同样不佳,上半年收入为2.26亿元,同比减少22.6%。餐厅数量减少和翻台率下降是主要原因,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9.5%降至8.2%。
在门店扩张方面,九毛九集团明显放缓了步伐。2025年上半年,集团新开10家餐厅,包括3家太二、5家怂火锅和2家山外面合作模式餐厅。而去年上半年,新开餐厅数量达到59家。与此同时,集团关闭了88家餐厅,主要原因是租赁协议到期以及部分餐厅表现未达预期。
国证国际证券的研报指出,考虑到未来仍有门店关闭的可能,下调了九毛九2025年至2027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亿元、1.1亿元和1.3亿元(此前预测为2.9亿元、3.2亿元和3.6亿元)。目标价也从3.7港元下调至3港元,评级从“买入”降至“增持”。
截至9月12日收盘,九毛九股价报2.31港元,下跌0.43%,总市值为32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