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成飞(302132.SZ)9月12日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包括修订《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在内的10项议案。其中,关于修订《投资管理制度》的议案因控股股东弃权未能通过,成为当天会议的焦点。
根据公告,该议案采用普通决议形式表决,最终同意票约2.97亿股,占出席会议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12.3581%;反对票94.84万股,占比0.0395%;弃权票约21.02亿股(具体为2101837112股,含默认弃权0股),占比87.6024%。数据显示,控股股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持有中航成飞约21.02亿股(具体为2101738612股),与弃权票数高度吻合,推测弃权票或来自中航工业。
未通过的《投资管理制度》修订议案核心争议在于决策权限调整。对比2022年6月中航电测(重组前主体)发布的旧版制度,新制度取消了董事长明确授权额度,转而强调“集体决策”,将董事会标准外的权限全部交由总经理办公会集体审议,并严格划定了需上报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红线”标准。这一调整被市场解读为加强内部制衡的举措。
中航成飞的前身是中航电测。今年2月14日,中航电测公告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向中航工业发行股份收购其持有的成飞100%股权,交易金额达174.39亿元,成为注册制实施以来深市金额最高的重组项目。2月17日,公司证券简称由“中航电测”变更为“中航成飞”,代码由“300114”变更为“302132”。
重组完成后,中航成飞于8月28日发布首份并表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02亿元,同比下降38.99%;净利润9.13亿元,同比下降68.33%;但扣非净利润达8.55亿元,同比激增1180%;合同负债187.2亿元,创历史新高。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航空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及维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