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近日在北京首钢园拉开帷幕。本届专题展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联合主办,首都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以“科技赋能‘好房子’品质筑牢‘好服务’”为主题,汇聚了9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达74%。展会通过六大展示区域,全面呈现建筑领域创新成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好房子”建设领域,北京市的创新实践成为全国典范。随着“好房子”国家标准的发布,北京在完善支持政策、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优化物业服务等方面形成六大领域经验,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首批推广案例。展会现场,“好房子”的内涵通过多元化产品得到生动诠释:有的项目通过构建住宅舒适度量化体系,用精准数据定义宜居标准;有的项目依托人性化设计,配备适老化设施、儿童游乐空间及可变多功能房间,满足家庭全生命周期需求。室外展区更以可移动模块化旅居产品、新农宅样板间等创新形式,展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工业化魅力,让观众直观感受未来居住空间的科技感与品质感。
城市更新议题成为展会另一焦点。针对《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本届展会集中展示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适老化改造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以上海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技术升级实现生活垃圾“变废为宝”,不仅提升垃圾处理效率,更成为全球领先的环保工业厂房示范项目。北京建工集团则以“匠造悦享人居 服务未来城市”为主题,推出“好房子、好社区、好城市”三位一体解决方案,在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标准基础上,增加适老、灵活两大特性,构建起“好房子”六大核心要素。
绿色建材与智慧技术为老社区焕新提供新思路。展区内,适用于城市更新的模块化改造技术、智慧社区运营方案集中亮相。老社区通过加装电梯、优化公共空间、植入智能安防系统及适老化机器人,既保留了社区“烟火气”,又增添了“科技感”,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这种“微更新”模式为城市存量空间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作为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北京在智能建造领域的突破成为展会亮点。应急抢险指挥方舱通过集成检测预警系统、无人机及通讯卫星,构建起一体化防控体系,实现灾害防控全流程智慧化管理。墙体智能开槽机器人、智能振捣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集中展示,推动建筑施工环节向全面智能化迈进。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建筑场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为运营管理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助力节能减排与精细化管理。
展会期间,北京市智能建造发展联盟成立仪式暨首届发展论坛、绿色智建赋能“好房子”高品质发展论坛等活动同步举行。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刘加平在论坛上强调,好材料是“好房子”建设的基础,通过实用、经济、美观、绿色的建材综合应用,可解决住房常见问题,支撑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建设。
专题展还围绕“好房子”全生命周期,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新生态。通过六大板块展区划分,形成从标准制定到落地体验的闭环展示,借助图文展板、多媒体互动、模型沙盘、AI智能演示等形式,完整呈现“好房子”从规划到落地的全流程,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与创新。
在国际合作方面,展会通过多场高规格活动拓展全球发展空间。京港澳建筑行业研讨会聚焦区域协同发展,为三地建筑行业合作搭建桥梁;中国—中亚、中非、中日、中蒙等产业洽谈推介会,围绕建筑服务合作展开深入探讨。中外企业通过展会平台分享前沿经验,挖掘合作机遇,既推动中国建造技术与服务走向世界,也为国际先进技术融入中国市场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