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芯原股份复牌涨停:收购芯来科技补全IP布局,在手订单新签量双创新高

   时间:2025-09-12 23:51:16 来源:富凯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因筹划重大资产收购而停牌的芯原股份,在复牌首日即迎来股价飙升。当日开盘价报165.77元,较前一日收盘价上涨8.35%,盘中迅速触及20%涨停板,最终以183.60元收盘。这家半导体IP授权领域的龙头企业,近一年股价累计涨幅超过650%,总市值突破965亿元,距离千亿市值仅一步之遥。

此次收购的核心标的芯来科技,是国内领先的RISC-V架构CPU IP供应商。根据披露的交易方案,芯原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共创等31名股东持有的97.007%股权。交易完成后,芯来科技将成为芯原股份全资子公司。值得关注的是,芯原股份此前已持有芯来科技2.993%股份,双方在RISC-V生态建设方面早有深度合作。

作为中国半导体IP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芯原股份自2013年布局RISC-V领域以来,已在该赛道深耕超过十二年。公司不仅是中国RISC-V产业联盟的发起单位,其创始人戴伟民与芯来科技创始人胡振波更有着深厚渊源。胡振波在创立芯来智融前,曾带着戴伟民所著的《手把手教你设计CPU——RISC-V处理器篇》登门拜访,这段往事最终促成戴伟民成为芯来智融的天使投资人。

从产业协同角度看,此次并购具有显著战略价值。芯来科技已开发70余款IP产品,其中RISC-V IP超过20款,相关芯片累计出货量达数亿颗。研究机构预测,基于RISC-V架构的SoC芯片市场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5.9%提升至2031年的25.7%,出货量有望突破200亿颗。芯原股份通过整合芯来科技,将补齐CPU IP板块,形成覆盖GPU、VPU、DSP等全栈IP能力。

尽管战略价值凸显,但标的公司的财务表现却不容乐观。数据显示,芯来科技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945.99万元、7794.70万元和616.34万元,同期净利润亏损3179.20万元、4401.99万元和2116.44万元。其资产总额也从2023年末的4.7亿元缩减至2025年一季度的4.3亿元。目前交易对价尚未最终确定,需待审计评估工作完成后由双方协商确定。

芯原股份自身的财务状况同样面临挑战。自2022年营收达到26.79亿元峰值后,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降至23.22亿元。净利润表现更为严峻,2023年亏损2.96亿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6.01亿元。今年上半年,虽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9%至9.74亿元,但净利润亏损仍达3.20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0.35亿元。

不过,公司订单数据透露出积极信号。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芯原股份在手订单达30.25亿元,连续七个季度保持高位。三季度新签订单12.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5.88%,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IP授权业务也呈现复苏态势,上半年授权使用费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8.2%,第二季度收入环比增长99.63%。

资本市场对AI算力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部分基金经理开始将配置重心向AI应用领域转移,包括智能驾驶、AI硬件、人形机器人等方向。这种趋势变化,或将影响市场对半导体IP授权企业的估值逻辑。对于正在打造全栈IP能力的芯原股份而言,如何在产业变革中把握机遇,将是决定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