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领域近日迎来一项重要政策变动,亚马逊美加站点自2025年9月起全面推行TIC直接验证制度,要求卖家必须通过平台指定的第三方机构(TIC)完成产品合规审核,个人上传的检测报告将不再被平台采纳。这一调整让不少依赖传统检测模式的卖家措手不及,儿童拼插玩具品类卖家张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张先生的店铺主营创新设计的儿童拼插玩具,凭借价格优势与独特设计,产品上线后销量持续走高。然而,一封来自亚马逊的合规通知邮件打破了他的经营节奏——平台明确要求其产品必须通过TIC直接验证,否则将面临强制下架。张先生起初感到不解:他已在国内通过CNAS认证实验室完成检测,并持有完整的合规报告,为何仍需额外验证?
经过多方查询,张先生发现此次政策调整并非个例。亚马逊此次改革旨在统一全球合规标准,要求卖家必须通过平台认证的TIC机构进行审核,确保检测流程、项目与标准完全符合平台要求。这意味着,即使卖家持有国内权威机构出具的报告,若未经TIC机构复核,仍可能被判定为“不合规”。
面对销售旺季即将到来的压力,张先生迅速联系多家检测服务商,最终选择与宁波华标检测(GIG)展开合作。该机构针对其产品特点,制定了“报告比对+项目补测+文件整改”的三步走方案:首先对现有检测报告进行逐项核查,发现其缺失“机械物理性能”中的部分关键测试;随后建议补充抗冲击性、边缘锐利度等实验;同时指出产品说明书未标注“3岁以下儿童需成人监护使用”等安全警示语,并提供标准化修改模板。
在检测机构的协助下,张先生仅用12天便完成全部整改流程。宁波华标检测作为TIC合作机构,直接将补充后的检测报告与修订文件上传至亚马逊后台,平台随即确认产品合规,避免了因违规导致的销售中断。张先生坦言:“这次经历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合规的认知,过去觉得检测是‘走过场’,现在才明白它是生意的‘安全绳’。”
此次政策调整对跨境电商行业影响深远。业内人士分析,TIC直接验证制度不仅提高了合规门槛,更将加速行业洗牌。能够快速适应新规、完成认证的卖家,将在竞争中占据先机;而滞后者可能因整改延误错过销售旺季,甚至面临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数据显示,政策实施首月,已有超过15%的中小卖家因未及时完成TIC验证导致产品下架。
对于卖家而言,提前布局合规流程成为关键。专家建议,卖家应优先选择与平台TIC机构合作的检测服务商,避免因标准差异导致重复检测;同时需建立动态合规机制,及时关注平台政策更新,防止因信息滞后产生违规风险。宁波华标检测负责人表示:“我们已为数百家卖家提供TIC验证服务,发现多数不合规案例源于对标准理解不透彻,专业机构的指导能显著降低试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