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餐饮连锁品牌“西贝”因预制菜争议陷入舆论漩涡。品牌创始人贾国龙针对网络红人罗永浩的公开批评作出强硬回应,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企业声誉,并详细解释了西贝门店的菜品制作流程。
事件起因于罗永浩9月10日发布的多条微博。他称在西贝门店用餐时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直言“实在是太恶心了”,并呼吁国家立法要求餐饮企业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次日,罗永浩继续在社交平台发声,质疑西贝部分菜品存在“现剪塑料袋”“微波炉现打”等操作,甚至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
西贝方面迅速作出反应。创始人贾国龙在北京中粮祥云小镇店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已复盘罗永浩的用餐过程,确认其点的13道菜中“没有一道是预制菜”。他详细解释了西贝的菜品制作标准:以鱼香肉丝为例,若在中央厨房完成炒制、冷冻后到门店加热,才属于预制菜;而西贝的做法是将肉丝切好、焯水过油,但炒制、调味等关键步骤均在门店完成,因此不属于预制菜范畴。
据西贝透露,罗永浩一行五人于9月10日下午2点40分到店,点了13道不同菜品(其中“牛肉土豆条”和“羊肉串、烤馕”各点两份),共计15份。用餐约50分钟后离店,15道菜中仅“葱香烤鱼”和“嫩烤羊排”未吃完。结账时,随行人员表示要累积会员积分,这一行为被西贝视为对品牌的认可。
面对罗永浩“价格贵”的质疑,贾国龙回应称这是中国餐饮业“最大的冤案”。他表示,西贝坚持优质平价策略,今年上半年利润率不足5%,原料和人工成本均占30%以上。为证明价格合理性,贾国龙公开邀请质疑者查阅西贝近五年财务账目,并宣布从次日起在全国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消费者可任意点选罗永浩曾点过的菜品,若不满意可随时退单,还可参观后厨制作过程。
对于起诉决定,贾国龙连用四个“一定”强调决心:“他对我们的伤害很大,一定会起诉!”他指出,罗永浩用“恶心”形容西贝,已超出普通消费者行为范畴,感觉“被砸牌子了”。
罗永浩则继续在社交平台反击。他转发起诉消息后调侃:“如果不是预制菜,那就太牛了。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技。”随后,他又详细描述了用餐体验:羊排有“隔夜重烤的恶心味道”,葱香烤鱼是“葱‘腥’烤鱼”,大黄鱼“特腥”,面汤“百分之百是隔夜的味道”。他解释称,之所以说“挺好”,是不想为难服务人员。
媒体评论指出,这场争议暴露了西贝在价格与体验匹配上的问题。近年来,西贝多次因定价引发争议,如“21元馒头”“33元花卷”“29元3只蒸饺”等。尽管企业解释使用有机面粉、现包工艺,但消费者更关注“钱花得值不值”。2024年,西贝莜面村销售额平均下滑约10%,反映出经营思路的摇摆不定——既想走高端路线,又未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期待。
评论认为,餐饮行业的竞争本质是信任的综合题。消费者愿为“现做”支付溢价,但前提是透明;愿为“品质”买单,但前提是真实。若企业忽视消费者对“物有所值”的核心诉求,仅依赖定价策略和品牌口号,终将面临口碑下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