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间股神”林园在多年前将投资重心从五粮液转向贵州茅台时,或许就已预示着中国白酒行业格局的深刻变迁。这家曾稳坐行业头把交椅的浓香巨头,如今虽仍以近900亿元年营收、300亿元净利润和5000亿元市值保持着巨无霸体量,却不得不面对被茅台反超、错失品类红利的发展困境。在白酒市场结构性调整的当下,五粮液正以一场激进的低度化、年轻化转型,试图打破增长瓶颈。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白酒市场呈现明显的低度化趋势。泸州老窖凭借40度以下产品斩获超200亿元销售额,其中国窖1573的38度版本贡献半壁江山;古井贡酒更推出行业首款26度白酒“年份原浆·轻度古20”,将低度化竞争推向新高度。但真正引发市场震动的,是五粮液推出的29度“一见倾心”——这款以AI勾调技术优化口感、采用渐变天青色水晶瓶身的新品,不仅邀请邓紫棋代言并将形象印于包装,更以399元/500ml的定价直指年轻消费群体。
这场转型背后,是五粮液对行业变局的深刻洞察。白酒专家指出,当前市场增长重心已从高端向次高端、大众市场转移,山西汾酒正是抓住这两波红利,借助华润渠道实现全国化布局,稳居行业第三。反观五粮液,尽管构建了从经典五粮液到五粮春、尖庄的多层次产品矩阵,并推进直营化改革,但缺乏茅台的品牌溢价能力和汾酒的战略级股东支持,导致高端化红利逐渐消退。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降至4.19%和2.28%,与茅台持续高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五粮液的“意难平”始于本世纪初的行业剧变。1998年时,其营收、净利润仍是茅台的4倍以上,但2001年茅台上市后通过18年10次提价,将出厂价从185元推至969元,塑造出收藏价值与稀缺性兼具的品牌形象。2005年,茅台净利润首次反超五粮液;2013年行业调整期中,五粮液业绩下滑而茅台逆势增长,彻底奠定行业霸主地位。更致命的是,酱香型白酒在茅台带动下崛起,对浓香型市场形成持续挤压,五粮液作为浓香代表,自此失去追赶机会。
低度化战略的争议随之而来。贵州钓鱼台国宾酒业总经理丁远怀公开反对过度降度,认为“水比例过高会导致变质”;传统白酒动销体系也面临快消品化带来的去化压力。但五粮液的选择实属无奈——身后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虽暂无争二之势,但市场地位的相对安稳,反而可能成为创新桎梏。正如行业观察人士所言:“当巨头失去追赶的紧迫感,低度白酒不仅是面向年轻人的产品创新,更是激发企业斗志的自我革新。”
这场转型能否成功尚待观察,但五粮液的激进姿态已为行业树立新标杆。从AI勾调到明星代言,从水晶瓶身到场景营销,传统白酒巨头正在打破固有边界。或许正如其新品名称“一见倾心”所暗示的,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年轻化战役,终将决定五粮液能否在白酒新周期中重获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