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9月11日迎来强劲反弹,主要指数全线飘红。沪指逼近前期高点,创业板指时隔三年多重新站上3000点整数关口。截至当日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65%收报3875.32点,深证成指涨幅达3.36%报12979.89点,创业板指以5.15%的涨幅收于3053.75点。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额达2464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激增4606亿元,创下近期成交新高。
盘面显示,全市场超过4200只个股实现上涨,科技板块成为领涨主力。人工智能主线全面爆发,算力硬件方向表现尤为突出,中际旭创、新易盛、胜宏科技等龙头股涨幅均超过10%。芯片产业链同步走强,万通发展、中科曙光等多只个股封死涨停板。卫星互联网概念延续活跃态势,东方通信、上海沪工等个股连续走高。
算力硬件板块成为当日最大亮点,液冷、CPO、PCB等细分领域集体上扬。炬光科技以20%幅度涨停,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光模块龙头涨幅均超10%,景旺电子、东山精密、剑桥科技等多股涨停。工业富联收获两连板,全天成交155.28亿元,总市值突破1.17万亿元。该板块近期持续走强,主要受四大因素驱动:甲骨文财报显示未实现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同比激增359%;花旗上调光模块龙头目标价;英伟达推出Rubin CPX新型GPU;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汇聚全球3800余家光电企业。
芯片产业链表现同样抢眼,存储芯片、汽车芯片、先进封装等细分板块全线上涨。炬光科技、新相微、海光信息、赛微微电等多只个股以20%幅度涨停。AI芯片龙头寒武纪盘中一度涨超12%,股价创1436.47元新高,最终收涨8.96%报1387元,总市值达5802.52亿元。公司9月9日公告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已获证监会批复,拟募资不超过39.85亿元用于智能芯片研发。
行业数据显示,AI算力需求持续旺盛。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5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3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亚太地区市场规模约为3706亿美元,同比增长9.8%。广发证券研报指出,今年上半年AI产业链维持高景气,海外云厂商加大算力投入,国内运营商加速AI部署,推动产业链蓬勃发展。
机构观点普遍看好科技板块后市。招银国际认为,考虑到海外政策影响低于预期、季报超预期、AI服务器放量以及四大海外CSP上调资本开支,预计下半年科技板块将维持高景气度。东方财富证券陈果团队表示,AI产业仍是中期主线,短期可关注景气板块内切换,新能源等具备潜在催化的新方向值得关注。光大证券策略团队判断,本轮上涨行情或处于中期阶段,TMT板块存在自主可控需求旺盛、美国降息预期等催化因素,若行情过渡至后期,可关注金融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