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十五五”规划在即,地方产业如何破局同质化打造特色竞争力?​

   时间:2025-09-08 12:05:52 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十五五”规划期间,如何结合地方产业基础,构建具有特色、优势和持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成为各地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专家建议,各地在制定规划时应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从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扩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等方面入手,优化产业引导和招商政策,形成既有区域特色又协调统一的产业发展格局。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涌现,传统产业组织形式和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专家指出,当前产业发展呈现四大新趋势: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向“三段式”转变,传统、新兴和未来产业可在不同时空相互转换,终端需求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牵引力,流量成为产业竞争的关键变量。这些变化为各地制定产业规划提供了重要前提。

尽管“十四五”期间各地在产业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产业规划与实际布局脱节,部分地区盲目发展新兴产业而忽视传统产业升级,导致传统产业空心化。产业政策趋同化现象严重,中西部地区过度借鉴东部经验,引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项目烂尾问题。这些问题凸显了优化产业规划的紧迫性。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提出五大建议。首先,各地应破除“资源诅咒论”,将能源资源产业作为长期发展的重要支柱。例如,河南平顶山市通过煤炭资源深加工和智能化矿山转型,成功打通煤基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实现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其次,产业规划应更加注重区域特色,避免“大而全”的布局模式,转而采取“N+N”的产业链规划,集中资源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产业。

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尊重其内在规律,注重产业间的依存关系。专家建议,各地应从核心技术企业、集成与转化平台、技术应用场景三大维度出发,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同时,应加大创新要素市场建设,吸引技术、数字、知识等现代要素,为新兴产业提供支撑。例如,杭州通过“最优本体+最强大脑”的定位,推动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崛起。

服务业的发展在“十五五”期间应被置于更重要的位置。功能型服务业如能源、铁路、电信等具有枢纽性和数据资源优势,各地应挖掘其流量价值,推动数据要素型企业的发展。专业服务业如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对高端人才要求较高。东部城市应聚焦增强机构实力,中西部城市则可通过区域合作承接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在招商引资方面,专家建议树立全域招商理念,加大服务业的招引力度。尽管服务业税收直接贡献较小,但其产业间接带动和衍生价值显著。例如,上海近三年利用外资的前三大行业均为服务业,充分证明了服务业对产业发展的拉动效应。同时,应注重产业导入的关联关系,打造链式招商模式,避免“招商抢资”和“互挖墙脚”的现象。

提高企业在产业规划编制中的参与度也是关键。专家指出,产业政策就是涉企政策,各地应通过线上征询意见、线下座谈等方式,让企业家参与政策制定、实施和调整的全过程。应健全公共服务,拓宽企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确保政策更契合企业发展需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