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在经历持续攀升后进入调整阶段,投资者面临两难选择:既担忧错过行情,又害怕高位接盘。在此背景下,追踪长期资金的流向或许能提供解题思路。数据显示,保险资金、银行理财及养老金等稳健型资本正加速布局“固收+”基金,这类产品凭借独特的收益风险特征,成为市场热点。
“固收+”的爆发并非偶然。当前,银行存款利率跌破2%,纯债基金收益持续走低,而股市板块轮动加速,普通投资者急需兼顾稳健与收益的投资工具。这类产品以债券资产为基石,通过配置股票、可转债等权益类资产增强收益弹性。Wind统计显示,截至8月末,“固收+”基金年内中位数收益达3.02%,是纯债基金的四倍,且95%以上产品实现正回报。规模方面,全市场“固收+”基金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仅上半年就新增2700亿元,其中银行理财资金贡献显著。
在众多布局者中,景顺长城基金的表现尤为突出。截至上半年,该公司“固收+”管理规模达940亿元,较年初净增380亿元,连续三个季度环比增长。业绩支撑是其规模扩张的核心动力:海通证券数据显示,该公司固收类基金近1年、2年、3年绝对收益均位列18家大型基金公司首位,5年期排名第四。具体来看,旗下64只成立满六个月的固收产品全部盈利,含权固收基金中9只年化收益超5.4%;成立超一年的28只产品中,25只近一年收益超5%,14只超10%。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强大的投研团队。景顺长城固收业务由彭成军管理的固收团队和李怡文领衔的混合资产团队共同支撑,团队成员超30人,平均从业年限超10年,投资人员平均经验达13年。团队覆盖宏观利率、信用债、可转债及资产配置等领域,形成多元化策略体系。例如,彭成军擅长通过久期、期限结构等维度捕捉债券收益,其管理的产品深受机构投资者认可;李怡文则以大类资产配置见长,能够灵活切换股债比例,其管理的二级债基长期业绩优异。
可转债领域同样人才济济。李训练擅长仓位管理与个券价值挖掘,李曾卓卓、徐栋等成员也拥有多年投研积累,为产品提供稳定的增强收益。这种“固收打底、权益增强、团队协同”的模式,使景顺长城“固收+”产品线覆盖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到偏债混合基金,形成从低波动到中高波动的完整谱系,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
从行业视角看,“固收+”的崛起是市场环境与投资者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低利率与股市波动并存的背景下,这类产品通过动态调整股债比例,既控制下行风险,又捕捉上行机会,成为稳健型资金的优选。景顺长城等机构的成功表明,只有将投研实力与产品创新深度结合,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市场震荡期选择“固收+”,或许能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找到更优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