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徽酒龙头企业,古井贡酒近日发布的财务数据引发市场关注。这家曾在2023年突破200亿元营收大关的酒企,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增速明显放缓的成绩单:实现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0.54%;净利润36.62亿元,增幅收窄至2.49%。与去年同期22.07%的营收增速和28.54%的利润增长相比,业绩表现出现显著落差。
分季度观察,第二季度表现更为严峻。当季营收47.34亿元,同比下降14.23%;净利润13.32亿元,同比减少11.63%。这是自2020年一季度以来,公司首次出现单季度营收利润双降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经营数据承压,资本市场却展现出不同态度——自6月16日股价触底126.73元后,截至9月1日收盘已反弹至170.4元,累计涨幅达34.45%,市值增加逾230亿元。
回顾发展轨迹,这家安徽酒企近年扩张步伐迅猛。2019年跨入百亿阵营后,2023年营收突破200亿元,并在全球经销商大会上提出"2024年240亿、2025年300亿"的激进目标。然而现实与预期产生偏差:2024年实际营收235.8亿元,未达240亿门槛;2025年上半年增速骤降至0.54%,要完成全年300亿目标,下半年需实现超过27%的增长,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难度颇大。
业绩与股价的背离现象,市场分析指向两大动因。其一,企业主动调整发展节奏。财报显示,合同负债从去年同期的22.18亿元降至14.28亿元,降幅35.63%。这种渠道库存的优化,虽然短期内影响营收数据,但为后续健康增长奠定基础。其二,核心产品竞争力持续强化。以"年份原浆"系列为主的中高端产品,在行业价格战中保持价格稳定,吨价实现5%提升,毛利率维持在80%高位,2024年该系列贡献营收180.86亿元,占比达76.71%。
深入剖析经营数据,全国化布局仍存瓶颈。从区域分布看,华中地区贡献97.83亿元营收,占比86.5%;华北、华南市场合计营收15.17亿元,占比不足14%。这种区域失衡与其特有的"厂家1+1"深度营销模式密切相关——通过派驻人员直接参与市场开发,虽然强化了渠道控制,但高昂的运营成本限制了省外扩张。数据显示,2013-2022年间其销售费用率持续高于行业平均,5089家经销商中六成集中在华中地区,全国化进程明显滞后。
高端化进程同样面临挑战。尽管产品吨价整体上扬,但核心单品古20出现价格倒挂现象,2024年批发价跌破480元,与550元出厂价形成约15%的价差。这种价格体系波动,在行业库存高企背景下,可能对渠道利润造成挤压。目前企业采取"古20稳价、古7/8/16放量、古5保量"的产品矩阵策略,试图构建100-600元价格带防线,但高端市场的突破仍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