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十五五”时期被视为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窗口期。这一阶段,产业结构、产业链、供应链将同步发生深刻变革,形成三大核心趋势,为市场主体提供战略指引。
产业结构调整将呈现“三轨并行”特征。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正从培育期转向爆发期,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与模式创新,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则催生出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例如,高端装备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结合,正在重塑生产流程与服务模式。
产业链升级聚焦三大方向:主导产业集中度提升、区域分工体系优化、人才战略强化。通过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领域,我国将巩固全球制造业领先地位;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格局;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与本土人才培养体系双轮驱动,为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提供智力支撑。
供应链体系重构呈现“主辅链协同”模式。国内主链依托完整产业体系与庞大内需市场,巩固传统产业成本优势,突破新兴产业技术壁垒;海外辅链则通过东南亚、中东等区域的本地化布局,构建适应关税政策、绿色标准的弹性供应链。这种“双循环”下的供应链调整,显著增强了我国产业应对全球需求波动的能力。
基于上述趋势,资产配置需把握三大主线:其一,投向产业结构升级领域,重点布局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及两业融合项目;其二,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区域化资产配置,同步捕捉东部创新资源与中西部制造基地的协同机遇;其三,服务企业全球化布局,通过跨境金融、物流服务等配套支持,助力主链企业构建海外供应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