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华为在深圳举办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新一代三折叠屏旗舰手机Mate XTs 非凡大师。这款搭载麒麟9020芯片的机型,通过软硬芯云协同技术实现整机性能36%的提升,标志着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重返旗舰产品线,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尽管被定义为"小改款",Mate XTs在核心升级上颇具亮点。除芯片迭代外,影像系统与手写笔支持成为主要卖点。价格策略调整引发市场热议,17999元的起售价较前代直降2000元,但未达到此前传言的5000元降幅。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此次调价源于供应链成熟带来的成本优化,而非市场定位转变。
供应链突破成为降价关键。三折叠屏特有的双铰链结构对精度、耐用性提出严苛要求,柔性OLED屏幕的良品率提升更是技术难点。Counterpoint分析师Ivan Lam指出,随着屏幕、铰链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推进,华为供应体系的效率与稳定性显著增强。Canalys数据佐证了这一观点,前代机型Mate XT累计出货超50万台,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具体供应商名单逐渐浮出水面。财联社报道显示,蓝思科技负责精密结构件供应,大富科技旗下子公司大富方圆提供转轴核心部件,京东方则继续担任屏幕主供应商。记者求证时,蓝思科技以商业机密为由未作详细回应,大富科技确认参与供应但未披露具体细节。
鸿蒙系统的全场景能力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利器。余承东在发布会上演示了PC级WPS、Wind金融终端等生产力工具的移植,配合星闪键盘与手写笔,试图构建"口袋里的PC"体验。目前应用市场已出现双版本软件,但PC级应用适配仍处早期阶段。门店人员透露,鸿蒙5.0的跨端协同特性将加速软件迁移,未来电脑端开发的应用可快速部署至手机。
折叠屏市场正面临格局重塑。IDC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中国折叠屏出货量达498万台,华为以75%市占率稳居榜首。但苹果的入局计划为市场注入变数,天风国际郭明錤预测首款折叠iPhone将于2026年面世,首年出货量预计800-1000万台。摩根大通报告进一步披露,该机型将采用屏下摄像头与侧边Touch ID,定价1999美元。
面对苹果的"后发制人"策略,国产厂商面临双重挑战。Canalys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华为在中国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占有率达38%,与苹果的43%形成激烈竞争。TrendForce分析师范博毓认为,苹果的参与将扩大市场容量,预计到2029年折叠屏销量可达7000万台,渗透率提升至5%。这种"鲶鱼效应"或推动行业从技术竞赛转向生态竞争。
当前折叠屏仍困于小众定位。IDC数据显示其上半年市场占比不足4%,价格与体验成为主要障碍。OPPO、vivo等厂商今年推出的新机均强调生产力属性,与华为形成技术路线共鸣。行业共识认为,折叠屏需完成从"炫技产品"到"效率工具"的转型,才能突破现有市场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