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ESG浪潮下,哪些企业真正践行“利他即利己”?2025榜单揭晓在即

   时间:2025-09-06 04:46:38 来源:虎嗅APP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商业世界中,逐利与向善的博弈从未停歇。过去一年,企业失范事件频发:深夜被辞退员工的叹息、生产安全漏洞导致的生命消逝、环保承诺背后的污水排放……这些并非偶然,而是短视商业逻辑的必然结果——当企业只追求短期利益,割裂与利益相关者的信任时,最终也会割裂自己的未来。

现代管理学大师爱德华·弗里曼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出,企业的使命不应局限于股东利益,而需平衡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与环境等多元主体的价值。真正的商业成功,不仅在于短期利润,更在于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共享价值。然而,受限于起步晚、基础薄弱等因素,中国企业的ESG(环境、社会、治理)治理仍有一段路要走。

但希望的火种正在点燃。一些企业开始将员工视为“合作伙伴”而非“人力成本”,投资其健康与成长,营造体面的工作环境;一些品牌拥抱“循环经济”,将废弃物料转化为畅销商品,让商业生命力在再生中延续;还有一些平台开放核心技术,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构建更稳固的生态。这些实践证明,商业智慧不仅在于逐利,更在于以长远方式盈利——在利他中实现利己,而ESG正是引导商业向善的罗盘。

ESG并非抽象概念,而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环境(E)关乎我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表现差的企业将污染成本外部化,而表现好的企业则将绿色能源、可持续材料视为核心竞争力;社会(S)关乎我们工作的权益、消费的安心:表现差的企业无视供应链劳工权益、泄露用户隐私,而表现好的企业则与供应商共同成长,珍视消费者信任;治理(G)关乎企业管理的效能、投资的依据:表现差的企业内部贪腐横行、产品问题频发,而表现好的企业则拥有透明决策机制,尊重股东权利。

过去一年,ESG议题面临十字路口的拷问:是追求看似虚无的长期性,还是抓住唾手可得的经济性?答案或许在于,当气候风险、资源压力、社会不平等与治理鸿沟逐渐成为“基本面”时,ESG已从附加题变为必答题。它既关乎未来的晴空万里,也关乎当下“饭碗”里的安全;既关乎下班后免于打扰的权利,也关乎每一分钱是否被善待。

在此背景下,2025年“可持续品牌典范”榜单评选正式启动。评选旨在寻找将ESG理念融入血脉的企业,打造“市场可感、价值可见”的商业典范。为确保评选的广度与真实性,主办方联合WindESG、商道融绿及妙盈科技三家权威数据机构,系统梳理上万家企业的ESG信息,覆盖本土与跨国企业、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

评选标准亦更趋严格。联合妙盈科技邀请的国际顶级机构与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将从ESG评分、治理架构、合规性、审计认证等多维度进行专业评估;同时设立独立观察团,对评选全过程进行鉴证与监督,欢迎社会各界监督,以提升榜单的透明度与专业性。

在ESG理念逐渐成为企业核心战略的今天,这份榜单不仅是一次年度表彰,更希望成为推动中国商业文明进化的力量。理想主义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让我们共同寻找代表未来的企业,支持他们的理念,与他们并肩前行,推动一个更值得信赖的市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