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务服务的创新浪潮中,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独树一帜,通过“业务+行风”的双轮驱动模式,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温暖。这一创新举措,不仅重塑了服务流程,更在政务服务领域树立了文化建设的新标杆。
以往,企业在市场监管局办理业务时,常因流程复杂、材料繁多而倍感困扰。而现在,这一切都变得简单明了。市监局精心编制了《市场监管部门对企服务事项清单》,将各项服务内容、所需材料、办理窗口及咨询电话一一列明。这份清单如同一份详尽的导航图,引领企业轻松完成注册、知识产权保护、年报申报等各项事务。一位餐饮业的刘老板感慨道:“以前办食品经营许可证,要来回跑好几趟,现在有了这份清单,一次性就办妥了,真是省时又省心。”
不仅如此,市监局还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企业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从初创期的执照办理、政策解读,到成长期的合规指导、风险防范,再到成熟期的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乃至转型期的技术咨询、资源对接,市监局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张女士对此深有体会:“从公司起步到如今的专精特新申报,市监局一路相伴,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帮助,感觉就像有了专属的服务团队。”
更为贴心的是,市监局从“等企业找服务”转变为“主动送服务上门”。针对餐饮行业,工作人员定期走访,提醒食品安全规范;针对电商企业,线上推送合规经营指南;遇到政策调整,及时组织线上宣讲会,确保企业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政策。2024年,市监局主动上门服务企业超过1.2万家次,线上政策推送覆盖企业3.8万家,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赞誉。
那么,为何市监局要推出“业务+行风”的创新模式呢?这背后,是对政务服务“流程繁、效率低、态度冷”等问题的深刻反思与积极应对。清单管理解决了企业的困惑,全周期服务满足了企业的阶段性需求,而服务模式的转变则解决了服务被动的问题。数据显示,创新实施后,企业办理市场监管相关事项的平均时间缩短了40%,满意度高达96.8%。
这一创新的本质,是政务服务领域企业文化的落地。而企业文化管理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结合政务单位的职能和企业需求,设计出了“高效、贴心、主动”的服务文化核心,并将其转化为清单管理、全周期服务等具体举措。同时,他们还帮助政务单位建立长效机制,如企业满意度每月调研、服务效果季度评估等,确保创新能够持续发挥作用。
随着这一模式的深入实施,其影响也日益显现。对社会而言,高效的政务服务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新企业的注册与就业的增长;对企业而言,办事效率的提高和经营风险的降低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对个人而言,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消费者,都能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贴心的政务服务。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的实践,无疑为政务服务领域树立了新的典范。他们用行动证明,好的政务服务文化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更能够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政务服务单位能够借鉴这一模式,共同推动政务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