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A股市场经历了一场大幅波动,创业板指领跌,科创50指数更是大幅下跌超过6%。至收盘时,沪指下跌1.25%,深成指下跌2.83%,而创业板指则下跌了4.25%。
在板块方面,市场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分化。零售、食品、造纸、光伏等板块表现较为亮眼,而CPO、半导体、元件、军工等板块则领跌市场。这种分化格局使得投资者情绪显得较为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全天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了2.5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了1802亿元。然而,伴随着成交额的放大,市场却呈现出震荡走低的态势,近3000只个股下跌,显示出市场调整的压力。
从技术指标来看,主要股指均出现了破位迹象。沪指跌破20日线,深指下穿10日线并触及20日线,创业板指则下穿了5日线和10日线。科创50指数也呈现出弱势格局,逼近并低开于关键均线。这些技术信号无疑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情绪。
沪深300指数等宽基指数同样表现不佳,其中沪深300指数创下了自4月8日以来的最大跌幅。权重股的大幅下跌,尤其是科技龙头股的颓势,对指数形成了显著拖累。尽管个股情绪与指数出现了一定背离,但指数的夸张跌幅仍然压制了个股的整体表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面临几个关键问题:大盘是否已经见顶?如果未见顶,这次调整将持续多久?以及市场风格是否即将发生切换?这些问题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午后,市场出现了一丝转机。银行、券商等金融板块异动拉升,其中太平洋证券一度触及涨停,农业银行尾盘也持续拉升,收盘涨幅超过5%。电力、煤炭等红利资产也有异动表现,为市场带来一丝暖意。
尽管金融板块的拉升一度带动沪指从低点回升,但其他股指受各自权重股影响较大,整体仍在深水区震荡。沪指在跌破20日线后,下一个支撑位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沪指在3731点附近有支撑,最低可能到3674点附近出现反弹。
中原证券等研究机构表示,当前A股市场处于内外政策利好交织、流动性充裕的有利环境。市场资金面呈现明显改善迹象,全球配置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然而,短期内市场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盘的变化情况。
科技龙头股的巨震无疑是今日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全市场成交额榜前列的科技股大面积飘绿,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等个股跌幅显著。相较于本周二的下跌,这些龙头股的波动和成交量进一步放大,使得科技线“见顶”的风险感进一步增强。
尽管消息面并未出现显著利空,但大盘滞涨时,“涨太多”成为资金出逃的核心原因之一。本周以来,前期强势的科技线接连调整,而相对低位的新能源赛道和大消费板块则逐渐活跃。
对于科技板块的中期前景,中泰证券等机构仍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若9月出现调整,应视为中期布局科技的战略性机会。同时,光伏产业链、固态电池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也备受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