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快递行业迎来了一股“反内卷”的新风潮。在电商聚集的广东和浙江地区,多家快递公司纷纷对电商客户上调了快递费用,这一变动不仅在这两个地区引发关注,还波及了福建、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的快递市场,业内普遍预期这些区域也将迎来涨价潮。
据记者走访浙江地区的快递网点和电商商家了解到,自7月底至8月初以来,电商快递价格确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尽管此次调价对特价快递和小件商品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各快递网点的业务量总体保持稳定。一位韵达速递广州越秀区网点的负责人表示,此次调价是为了保障快递服务质量和网点稳定经营,目前看来效果显著。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快递行业的“反内卷”行动,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为避免“价格战”带来的恶性循环,国家邮政局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厉打击“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行为。在此背景下,快递企业纷纷响应,通过上调单票价格,确保企业利润。
广东地区的调价力度尤为突出,每票快递费用上涨了0.3元至0.7元,并设定了1.4元/票的底线价。而在广东之前,浙江义乌已于7月下旬启动了涨价机制,快递底价从1.1元涨至1.2元/票。这一系列的调价措施,不仅缓解了物流服务商的成本压力,还为部分网点带来了新的盈利机会。
然而,快递费用的上涨也在产业链中产生了连锁反应,对电商行业的影响尤为显著。对于特价包裹和低价包裹而言,快递涨价无疑增加了其运营成本。但对于高附加值、高客单价的商品来说,这一影响则相对有限。深圳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专家王与剑指出,对于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和高附加值的商品卖家而言,它们可以通过涨价或内部消化来转移增加的物流成本;而对于低客单价、竞争激烈的商品来说,增加物流成本可能会进一步挤压其利润空间,甚至导致部分卖家被迫退出线上市场。
尽管快递涨价在电商行业引发了一定的波动,但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快递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通过打破“以价换量”的恶性循环,快递行业有望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在此过程中,快递企业不仅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还需要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及科技赋能等方式来实现降本增效。
例如,一些快递企业已经开始在东南亚等市场推出极致服务,如组建熟悉路况的配送团队、推出“夜间配送”等举措,以提升客户议价能力。同时,通过仓配一体化等协同发展模式,快递企业还可以为电商企业提供仓储服务,提升仓储利用率并降低运营成本。这一系列的努力和改变,不仅有助于快递行业摆脱价格战的泥沼,还将为其未来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