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行业崛起催生新岗,数据采集员日薪280元,高阶人才也抢手

   时间:2025-09-22 18:57:11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成为科技领域的新热点。从春晚舞台上的机械舞者到各类创新赛事,这一赛道持续吸引着社会关注。行业预测显示,2025年或将迎来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人才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在成都某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通过传感器阵列记录人类操作轨迹。"浇花这个简单动作,如果固定位置和水量,数据采集只需十分钟。但现实场景中花卉种类、摆放位置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建立海量行为数据库。"该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指着操作台上的机械臂解释道。据其透露,目前工业场景积累的数据仅能满足基础需求,企业不得不与专业数据机构合作,甚至考虑自建采集场景。

这种需求催生了全新职业——机器人数据采集员。招聘平台数据显示,该岗位日薪普遍在100-280元之间,部分企业为兼职人员开出35元/小时的时薪。杭州某科技公司的招聘启事显示,应聘者需通过远程操控设备完成叠衣、取物等日常动作,同时协助算法团队进行数据清洗与标注。相较于其他技术岗位,该职位学历门槛放宽至大专,部分企业甚至面向在校生开放实习机会。

行业扩张带来的不仅是基础岗位需求。智联招聘最新报告指出,今年前五个月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09%,求职人数增长396%。某科技猎头透露,其经手的案例中,来自AI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人才占比超过六成。"视觉语言模型(VLA)在自动驾驶领域已有成熟应用,这类人才转型机器人行业具有天然优势。"该猎头表示,有工程师跳槽后薪资实现翻倍,部分企业为争夺985高校计算机、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开出比传统自动驾驶行业高50%以上的薪酬包。

企业间的数据竞赛日趋激烈。智元机器人在上海建立的采集工厂覆盖家居、餐饮等五大场景,采用"真人示范+机器人学习"的24小时轮班制。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董事长张睿睿透露,正在筹建的采集基地将设置工程、医疗等专业化场景,"虽然不要求工作经验,但机电、控制专业背景的应聘者会更受青睐"。

技术迭代推动着人才结构升级。邓世海观察到,具备机器人算法研究经验的应届生往往手握多个offer,"这些学生大多参与过相关课题,对行业有基础认知"。某互联网企业招聘对比显示,机器人方向的运动控制算法工程师薪资(5-8万/15薪)较自动驾驶方向(4-4.5万/15薪)高出约53%,且不强制要求工作经验。

行业人才流动呈现明显特征。除自动驾驶领域外,AI大模型方向的感知决策、推理专家也在向机器人领域迁移。"大模型技术在机器人路径规划、环境理解等方面有直接应用价值。"某创新中心负责人表示,这种跨领域人才流动正在重塑科技就业版图。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