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起涉及短视频平台公司内部贪腐的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北京市海淀区一家知名短视频平台公司发生了一起巨额奖励金被非法侵吞的事件,涉案金额高达1.4亿元。
事件的起因是今年7月底传出的一则消息,称本应补贴给服务商和运营商的奖励金被公司内部人员冯某等人非法占为己有。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赃款随后通过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方式被洗白。消息一经曝光,便引发了诸多猜测和传闻,其中不乏指向快手前磁力引擎副总裁冯超的言论。
然而,经过深入调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冯超并非此次案件的真正主角,而是被误传的对象。他在得知传闻后,特意通过微信朋友圈发表声明,澄清自己从未拥有过比特币账号,也从未进行过比特币交易。真正的涉案人员是快手前电商服务商运营中心总经理冯典。
冯典在快手任职期间,负责服务商的入驻审批、奖励政策制定及执行等重要工作。他凭借手中的权力,与外部供应商勾结,精心设计了一条侵吞公司补贴的路线图。这起巨额侵吞事件不仅终结了他的职业生涯,也让他和他的同伙付出了沉重的法律代价。
据了解,冯典等7人因涉嫌贪污罪被判处三年至十四年六个月不等的刑期,并处罚金。同时,司法机关还追回了90余枚比特币赃款。这一判决彰显了法律对于企业内部贪腐行为的严厉打击和零容忍态度。
北京市海淀区法院近期还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白皮书》及《互联网企业廉洁发展倡议书》。该白皮书从案件概况、犯罪突出特征、犯罪成因分析和防范提示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释,揭示了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的特点和趋势。
白皮书指出,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手段隐蔽性强,内外勾结现象普遍,不法利益形态虚拟化趋势明显。同时,“小官巨贪”和“平台软权力”寻租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这类犯罪,需要形成内外合力,加强监管和制度建设,确保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