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寒武纪无疑成为了近期最为耀眼的明星股。
8月25日早间交易时段,寒武纪股价再度飙升,一度触及1391元/股的高点,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高盛研究团队适时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将寒武纪的目标价从原先的1223元/股大幅上调50%,至1835元/股。值得注意的是,高盛此前在股价600元/股左右时便已对该股表示了看好。
寒武纪的热度不仅体现在股价上。网络上流传着牛散章建平在该股上获利数亿元的传闻,尽管这一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且章建平本人也未作出回应,但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讨论热度。寒武纪的股价大涨也使其创始人的身家飙升超过1500亿元,同时,该公司的市值也已经超越了众多传统蓝筹股。
那么,寒武纪当前的股价是否存在高估的问题呢?这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寒武纪近期的股价表现确实令人瞩目,但其中或许包含了较多的情绪价值。这一点从公司此前的公告中便可见一斑。8月15日,寒武纪发布了一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明确指出网络上流传的关于公司的一些信息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并主动向投资者提示了风险。然而,即便如此,该公司的股价在随后仍然出现了近40%的涨幅。
不过,从公司的基本面来看,寒武纪确实正在经历一个显著的转折点。根据去年的年报和今年的一季报,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2025年第一季度,其营收同比暴增了4230%,达到了11.1亿元,净利润为3.55亿元。即将到来的半年报业绩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高盛在报告中上调目标价的原因主要包括:中国云服务商资本支出的增加、寒武纪芯片平台的多元化以及公司在研发和生成式AI方面的坚定投入。这些因素共同为寒武纪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浙商证券等机构也对寒武纪表示了看好。他们认为,寒武纪具备自研指令集与微架构的能力,能够在“去美化”背景下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同时,自主可控仍是行业发展的主线,政策与应用倾斜将持续利好本土厂商。在政策支持、需求升级与客户信任增强的背景下,寒武纪的“国产化”属性正成为其打开市场的关键。
尽管市场对寒武纪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但投资者仍需保持理性,审慎评估其股价中的情绪价值和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