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近日公布了其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亮点及未来发展战略,吸引了长江证券、交银施罗德基金和华夏基金等多家机构的关注与调研。
据公告显示,中材科技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营业收入达到133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幅增长115%,达到10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更是高达245%,达到8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也达到了20亿元。业绩的全面增长主要得益于玻璃纤维产品价格的上升以及风电叶片销量的显著增长,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玻纤及叶片产业盈利能力的提升。
在调研中,中材科技详细阐述了其未来的发展战略。公司将继续围绕特种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领域进行重点发力。具体而言,公司将通过领先战略打造特种纤维产业,大力拓展成熟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并以场景聚焦驱动策略来打造复合材料产业。
在电子布业务方面,中材科技透露,上半年特种纤维布销售达到了895万米,规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低介电一代布是主要产品。公司还拥有完整的低介电二代布、低膨胀布及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产品线,并已通过国际头部客户的全产业验证,具备了全面产业化的能力。
针对低膨胀产品的需求和价格展望,中材科技表示,低膨胀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目前主要应用于大尺寸芯片封装基板,未来有望延伸至手机等终端电子产品及汽车智能驾驶领域。产品根据膨胀系数主要分为低膨胀4.0、3.2和2.8三款,膨胀系数越低,性能越高。产品价格主要由供需关系决定,目前供需存在一定缺口,公司将综合考虑市场状况、客户接受能力及其他供应商定价情况来制定价格策略。
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方面,中材科技指出,该产品具备纯硅的优良特性,性能优于低介电二代产品,目前主要用于更高频高速的覆铜板,终端需求主要集中在国际头部的3-5家客户,未来需求潜力巨大。泰山玻纤生产的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产品性能和质量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对于二代布和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的市场机会,中材科技认为,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的市场需求仍处于早期阶段,大多数客户仍在小批量测试,距离大规模应用还需一定时间。而二代布和其他等级布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显现,性价比将成为后续订单的重要因素。公司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充分考虑不同产品的灵活性,在技术上预留调整空间,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市场变化,同时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保持核心竞争力。
在锂膜业务方面,中材科技透露,上半年锂膜出货量同比增长约60%。尽管今年价格继续承压,但公司将通过降本措施尽量弥补影响。同时,随着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的优化,盈利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风电叶片业务也是中材科技的一大亮点。公司表示,今年国内及海外风电市场需求同比增长较大,政策层面也有支撑,这进一步增强了风电相对于光伏的产业竞争力。在高需求的背景下,预计全年叶片出货量将同比提升。
中材科技的主营业务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展开,以“做强叶片、做优玻纤、做大锂膜”为产业发展思路,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风电叶片、玻璃纤维及制品、锂电池隔膜三大主导产业,同时从事高压复合气瓶、膜材料及其他复合材料制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从财务数据来看,中材科技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同比上升26.48%,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114.92%,扣非净利润同比上升245.14%。毛利率达到20.05%。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6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机构目标均价为33.59元。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3.53亿,融券净流入812.13万,显示出市场对该股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