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巨头海底捞近日揭晓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答卷。
据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62.HK)公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07.03亿元,尽管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微降3.7%,但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仍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净利润方面,海底捞录得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核心经营利润保持在24.08亿元水平。
在餐厅运营层面,海底捞的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及同店翻台率均为3.8次/天,接待顾客总数接近1.9亿人次。然而,这两项指标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这主要归因于餐饮市场的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尽管如此,海底捞依然拥有1363家餐厅的庞大网络,遍布全国。
面对市场变化,海底捞采取了积极的门店网络优化策略。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开自营餐厅25家,加盟餐厅3家,同时继续推进“啄木鸟计划”,主动关闭了部分经营不善的餐厅。截至6月30日,海底捞旗下已有41家加盟店,加盟业务稳步拓展。
海底捞的外卖业务在上半年实现了近60%的增长,成为业绩的一大亮点。特别是主打“一人食”场景的外卖产品“下饭火锅菜”,贡献了超过55%的外卖收入。海底捞还在测试外卖新品类,如拌饭和自制饮料,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在多品牌发展战略方面,海底捞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6月底,除海底捞火锅外,公司还运营了包括“焰请烤肉铺子”、“从前印巷”、“小嗨爱炸”等在内的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其中,“焰请烤肉铺子”新开46家,门店数量达到70家,成为多品牌发展的先锋。
为了加速多品牌布局,海底捞放宽了创业门槛,修订完善了创业制度,并制定了引入外部优秀品牌的激励机制。同时,公司整合了供应链和物业资源,共享人才体系,打通会员系统,强化中台建设,实现资源的高效协同。
在数字化领域,海底捞同样不遗余力。公司通过新技术创新与数字化改造,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巩固核心竞争力。截至6月底,海底捞会员人数已突破2亿大关。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黏性与运营效率,海底捞还与更多元化的IP进行合作,包括当红艺人、热播影视剧等,精准触达目标客群。
财报发布后,海底捞股价应声上涨4.27%,报14.88港元,市值超过800亿港元。这一表现不仅反映了市场对海底捞业绩的认可,也彰显了公司在餐饮市场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