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的波澜中,A股上市公司思创医惠(300078,SZ)近日爆出了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的重磅消息。8月15日晚,该公司发布公告,披露于8月14日收到杭州市公安局的《调取证据通知书》,显示公司因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需配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思创医惠表示,目前案件尚处于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尚未有明确结论,公司将全力配合调查。尽管面临如此重大事件,8月15日当天,思创医惠的股价仍上涨1.02%,报收于3.97元/股,总市值维持在44.38亿元。
与此同时,思创医惠还发布了另一则公告,宣布终止了多个募集资金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这些被终止的项目包括“物联网智慧医疗溯源管理项目”、“医疗大数据应用研发中心”以及“互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创新运营服务项目”等。
思创医惠成立于2003年,201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营业务涵盖商业智能产品和智慧医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尽管公司概念新颖,涉及智慧医院、区域医疗协同、医疗健康数据要素化等多个领域,但自2021年起,公司财务状况持续恶化,亏损不断。
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思创医惠的亏损额分别达到6.85亿元、8.78亿元、8.74亿元、5.02亿元和1955.90万元,累计亏损近30亿元。然而,巨额亏损并未阻止公司的分红行为。2020年,在归母净利润仅为1511.1万元的情况下,公司仍分红1086.69万元,分红比率高达71.91%。
此次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其实早有端倪。早在2021年,浙江证监局就对思创医惠的大股东杭州思创医惠集团有限公司出具了警示函,指出其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存在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且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随后,多名高管也因信息披露不准确等问题被采取警示函措施。
更为严重的是,证监会在2024年对思创医惠及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章笠中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处罚书显示,思创医惠在公开发行文件中编造了重大虚假内容,通过全资子公司与多家公司开展虚假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公司2019年和2020年的年度报告也存在虚假记载。
尽管财务状况不佳且面临法律纠纷,思创医惠在今年一季度仍吸引了三家外资机构的关注。高盛国际、美林证券国际和巴克莱成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之一,持股数量在500万股至650万股之间。同时,章笠中也作为一致行动人和关联方大量买入,成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这些机构和个人的买入行为是否会受到此次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的影响,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思创医惠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