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跨境电商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持续为行业注入增长动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突破2.63万亿元,以10.8%的增速领跑全球贸易;2025年上半年,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行业仍实现1.32万亿元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5.7%,成为全球电商物流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全球物流科技企业iMile抓住这一战略机遇,近日在深圳发布“1+5+X”全场景物流产品体系,正式开启从区域服务商向全球电商物流生态建设者的转型。该体系覆盖跨境电商全链路需求,整合仓储、运输、清关、配送等环节,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端到端服务闭环,标志着企业成立八年来首次构建系统性物流生态矩阵。
自2017年从迪拜市场起步,iMile已将业务拓展至五大洲30个国家,形成以中东、拉美、欧洲为核心的市场布局。其中,中东市场实现100%国家覆盖,墨西哥、巴西等拉美核心市场渗透率超95%,欧洲及澳新地区业务保持稳步增长。公司创始人黄珍强调,通过自主研发的数字化系统,iMile成功打通跨境电商“最后一公里”,为客户提供无缝衔接的物流体验。
技术驱动成为iMile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25年,企业在深圳、杭州、上海、北京设立四大研发中心,拥有超过500名技术人才,近三年技术投入年均增速达100%。在深圳这一跨境电商前沿阵地,iMile依托本地数字化基础设施和人才优势,构建起覆盖全球业务的技术中台,推动海外服务时效与质量同步提升。
发布会上首次亮相的“智慧物流”算法模型,集中展现了iMile的技术实力。该模型集成智能地址解析、动态路由规划、自动化分拣等六大功能模块,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全球物流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实现从人工经验决策向数据智能决策的跨越。在澳大利亚市场,依托智能地址识别与末端配送优化,包裹日签收率达99.5%;中东地区通过地址标准化改造,将平均配送时效缩短24小时;拉美市场则通过全链路时效监控系统,使100%运单实现异常预警,显著降低物流风险。
iMile技术负责人文彦峰透露,智慧物流系统已在全球主要业务区域落地,服务效能提升直接带动客户成本下降。以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为例,通过iMile的智能路由优化和区域仓配网络,海外配送成本平均降低15%,同时消费者收货时效提升30%,有效增强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面向全球化新阶段,iMile公布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将服务网络扩展至100个国家,构建覆盖主要经济体的核心物流基础设施。黄珍表示,“1+5+X”产品体系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成果,更是企业践行“全球物流连接者”使命的实践路径。通过持续加大技术投入和本地化运营,iMile致力于消除跨境物流壁垒,让中国卖家与全球消费者共享数字化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