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千寻位置陈金培:北斗时空智能融入城市 催生万亿级新业态

   时间:2025-09-27 00:34:4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将前沿技术与城市全场景深度融合,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强大引擎。”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金培在访谈中指出,随着北斗时空智能技术在城市运营中的深度渗透,共享出行、夜间经济、智能巡检等领域正催生显著经济效益,且这些收益主要源于市场化运作而非财政投入,为北斗产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浙江绍兴迪荡湖公园的夜空下,一场由2000架无人机编队演绎的“低空秀”震撼上演。无人机群在15分钟内精准变换光影与队形,从绍兴地标到品牌标识,最终定格为“千寻位置十年,助力低空经济腾飞”的字样。这场表演的背后,是千寻位置时空智能服务提供的厘米级定位支持——在密集编队飞行中,无人机间隔仅数米,任何定位偏差都可能导致碰撞,而千寻位置的地基增强系统与电离层干扰抑制技术,确保了每一架无人机能按预定轨迹飞行,同时实现点阵灯光的高精度控制。

“大规模无人机表演的难点在于编程飞行能力、精准定位与安全机制的协同。”千寻位置技术负责人解释,公司通过自研的电离层预报系统,可提前规避信号波动对飞行的影响,为表演提供稳定的技术保障。目前,千寻位置已与上海、天津、浙江等地合作,获得多座城市核心地标的独家运营权,品牌方只需提供内容素材,即可通过全链路服务实现“多城同飞”的天幕广告效果,CPM成本较传统户外广告大幅降低。

北斗时空智能技术的城市应用,正从单一场景向全域延伸。以车道级导航为例,高精度定位将道路管理从“路段级”升级为“车道级”,一条道路可被数字化为4至5条独立车道,交通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在上海浦东,千寻位置融合北斗与AI技术推出的道路智能巡检机器人,能自动识别路面病害及设施问题,实时上报位置与病害面积,巡检效率提升的同时,人工成本大幅下降。

在湖南株洲,千寻位置与合作伙伴打造的“北斗时空智能+电动自行车”项目,自2025年6月上线以来,已累计服务100万人次,服务里程达300万公里,成为当地市民主流出行方式之一。陈金培表示,这类创新应用不仅改善了民生,更通过市场化运作创造了可观收益。据测算,若一个城市因北斗应用新增10亿元收入,全国300多个地级市与2000多个县级行政区叠加,将形成万亿级的新业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去年公布的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名单,涵盖22个省份的39个城市,标志着北斗产业化进入新阶段。千寻位置作为基础设施提供者与产业赋能者,不仅为试点城市提供北斗时空智能底座,更推动场景创新与生态构建。例如,其发布的机器人时空智能三体开发套件SpatiX,集成了时空智能服务、模组、天线及开发工具,开发者可快速接入大气推理大模型、电离层感知大模型等定制服务,实现机器人运动控制与任务执行的精准协同。

“机器人从数字指令到物理操作的转化,离不开时空智能的桥梁作用。”陈金培强调,目前千寻位置已与多家具身智能头部企业合作,推动技术商业化落地。通过“星地一体、云芯一体、软硬一体”的三体技术能力,公司为机器人行业提供了“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助力未来产业的多场景规模化发展。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