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埃塞俄比亚航空货运航班平稳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18匹平均体重达500公斤的骏马通过专业运输通道抵达目的地。这是广州白云机场近五年来首次完成活体马匹国际航空运输保障任务,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特种货物运输领域取得新突破。
为确保运输安全,每匹马均配备符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CEIV活体动物运输标准的专用马厩箱。这些特制设备采用抗压防震材料,内部配备自动喂水系统和温湿度调节装置。运输过程中,货舱环境始终维持18-22℃恒温、50%-60%恒湿状态,气压稳定控制在标准大气压的80%,最大限度降低高空环境对马匹的影响。
埃塞俄比亚航空广州运输销售经理Dagmawi Dechasa Kefene透露,此次运输采用全流程数字化监控系统。经过特殊训练的马工和兽医团队通过实时传感器,持续监测马匹心率、体温等生理指标。运输箱内设置的360度摄像头,将画面同步传输至地面控制中心,确保任何异常情况都能在3分钟内得到响应。
地面保障工作由广东省机场集团物流有限公司主导实施。该货站提前48小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海关、检验检疫、边防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航班降落后,各单位通过"单一窗口"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原本需要2小时的通关流程压缩至35分钟。特别设计的马匹卸载平台采用液压升降技术,确保骏马从货舱到地面的转移过程平稳无冲击。
据技术团队介绍,此次运输使用的马厩箱融入多项创新设计:箱体底部铺设防滑橡胶垫,侧壁安装柔性缓冲材料,顶部设置可调节通风口。每个运输单元还配备独立电源系统,即使飞机主电源中断,仍能维持8小时的环境控制。这些技术保障使马匹在12小时航程中的应激指数较传统运输方式降低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