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第五届油田化学国际会议北京启幕 共探技术新进展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时间:2025-11-02 03:18:2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第五届油田化学国际会议近日在北京圆满落幕。这场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牵头,联合中国石油学会、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及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学术盛会,吸引了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油田四大能源企业,以及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的三百余名科研人员参与。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张玲玲、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副总经理程荣超等专家领导出席。张玲玲在致辞中强调,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油田化学技术已从传统“辅助角色”跃升为“核心驱动力”,尤其在破解非常规油气开发难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她指出,本次会议旨在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助力中国油田化学技术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

会议期间,六位国内外顶尖学者作主旨报告。孙金声院士以“我国油气钻完井液技术需求、挑战与进展”为题,系统梳理了行业技术瓶颈与发展方向;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掌星分享了“智能响应型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展示材料科学在油气开发中的创新应用;加拿大工程院院士Hongbo Zeng则聚焦“分子相互作用与界面科学”,探讨可持续油气生产的前沿技术。哈佛大学Yiqiao Song教授、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Baojun Bai教授及中国石油大学赵明伟教授分别就玄武岩研究、提高采收率技术等议题展开深度剖析。

九场大会报告同样亮点纷呈。专家们围绕海上储层保护、页岩气水基钻井液、分子模拟技术应用等主题展开研讨,覆盖从理论突破到工程实践的全链条创新。重庆科技大学、中国石化等单位代表分别介绍了油气田化学团队技术进展、深地井筒工作液技术等最新成果,为行业提供了多元化解决方案。

据统计,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216篇,安排6场主旨报告、9场大会报告及90场分会报告,经专家评审产生20个优秀分会报告特等奖。与会者普遍认为,会议规模与学术水平均创历届之最,尤其在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技术落地方面成效显著。

作为会议发起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油气田化学重点实验室自2015年创办该系列会议以来,已连续举办五届。本届会议首次落地北京,旨在通过更高规格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扩大中国油田化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