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预制菜国标草案过审即将征求意见,“不添加防腐剂”成焦点,罗永浩:消费者知情权应保障​

   时间:2025-09-14 01:02:36 来源:中国商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制定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即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举措意味着预制菜行业将迎来首次全国统一的规范标准,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的情况也将被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围,消费者知情权将得到法律保障。

此前,罗永浩公开质疑某连锁餐饮品牌使用预制菜却未明确告知消费者,引发舆论对预制菜透明度的广泛讨论。此次国标草案的出台恰逢行业关注焦点,被视为推动预制菜产业从“无序扩张”转向“规范发展”的关键转折。据参与标准制定的专家透露,草案首次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边界,对原料采购、加工工艺、冷链运输等环节作出详细规定,并特别提出“禁止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

与现有的141项地方及团体标准相比,国标更聚焦食品安全底线,为市场监管提供了可直接执行的法律依据。例如,草案对预制菜的分类标准进行了统一,要求企业必须标注产品类型、主要成分及保质期,同时规定餐饮企业必须通过菜单、电子屏或服务员告知等方式,向消费者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

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支持:“我并不反对预制菜本身,赶时间或没胃口时也会主动选择。但消费者有权知道餐厅是否使用了预制菜,这是基本的知情权。”他的观点反映了公众对预制菜透明度的核心诉求。

食品行业分析师指出,国标实施后,预制菜生产企业将面临更高的准入门槛。据估算,“防腐剂禁令”和“冷链升级”两项要求可能导致生产成本上升15%-30%。中小型工厂若无法承担设备改造费用,可能在两年内被头部企业收购或退出市场,而规模化企业则有望通过成本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该分析师同时强调,规范预制菜使用仅是第一步,后续需加强餐饮企业的过程监管。例如,要求企业建立预制菜采购台账,定期公示使用品类及比例,并通过第三方抽检确保信息真实。这些措施将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与品牌竞争”。

业内普遍认为,国标的落地将加速预制菜行业洗牌。一方面,合规成本提升会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明厨亮灶”和“透明标签”的需求,将倒逼企业提升产品标准。当“是否使用预制菜”成为必须公开的信息,餐饮业的营销话术将无法再模糊边界,行业生态有望因此重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