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云栖大会展露阿里AI雄心:从AGI迈向ASI,云栖或成战略新窗口

   时间:2025-09-26 22:48:2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阿里巴巴集团CEO兼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吴泳铭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发表的22分钟演讲,引发了科技界和资本市场的双重震动。这位以低调著称的阿里“十八罗汉”成员,首次以PPT形式系统阐述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激进判断,直言通用人工智能(AGI)仅是起点,未来十年将迈向能自我迭代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演讲当天,阿里港股股价应声上涨9.16%,创下2021年10月以来新高,市值突破3.28万亿港元。市场用真金白银回应了这场被内部称为“阿里史上最具战略价值”的云栖大会。与会者注意到,吴泳铭不仅重新定义了阿里云的定位——从云计算服务商升级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更抛出两个震撼性目标:让通义千问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并推动阿里云转型为“超级AI云”。

“未来提供AI才是存在云的核心逻辑。”阿里AI业务负责人会后解读称,这意味着传统云计算业务将退居次位。支撑这一战略的是阿里巴巴正在推进的三年3800亿元AI基建计划,以及到2032年将全球数据中心能耗提升10倍的激进扩张。这种“用电力思维做Token”的比喻,揭示了阿里对AI算力需求的终极想象。

阿里云CTO周靖人随后发布的系列技术突破,为这场战略宣言提供了技术注脚。覆盖语言、语音、视觉等五大领域的40分钟技术发布显示,其大模型在深度推理、多模态交互等关键指标上实现全面跃升。更值得关注的是业务层面的协同效应:通义大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衍生模型达17万个,在企业级市场的调用占比已居中国首位。

这场转型背后是吴泳铭铁腕推动的战略聚焦。据知情人士透露,两年前新管理层上任时,正是他力排众议收缩非核心业务,并说服马云将AI定为集团战略核心。这种决断力在数据上得到验证:阿里云收入增速从其接任时的2%跃升至26%,2025年上半年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阿里云一家占比超过二至四名总和。

“模型竞争本质是系统竞争,云竞争也是模型竞争。”周靖人的观点揭示了行业新趋势。数据显示,互联网、消费电子企业的交互方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制造业、金融机构正批量将AI嵌入生产流程。某能源企业为培养AI人才,竟选拔五六十人脱产学习一年,这种人才渴求在传统行业普遍存在。

吴泳铭的技术背景为这场变革提供了关键支撑。作为阿里004号员工兼首位程序员,他主导了淘宝、支付宝等核心产品的技术架构,参与收购高德、UC等战略投资,更在阿里健康担任五年董事长。离开阿里后创立的元璟资本,成功投资理想汽车等明星项目,锻炼出独特的资本运作眼光。这种技术、商业、资本的三重洞察力,使其成为推动阿里AI转型的不二人选。

在内部人士眼中,吴泳铭对技术趋势和资源调配的预判具有超前性。2023年他提出阿里云要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时,曾被质疑为“画饼”,但最新财报显示这一目标已提前达成。这种执行力部分源于他与马云长达二十年的信任关系——从1999年阿里创立前就跟随创业,到三次关键创业都获重用,这种深度绑定在阿里内部极为罕见。

面向ASI的三个发展阶段,吴泳铭描绘了清晰路径:当前通义千问已实现“智能涌现”,正迈向“自主行动”阶段,最终将达成“自我迭代”。在他看来,ASI将创造“超级科学家”群体,解决医学、材料、能源等领域的未解难题。这种愿景需要的不只是技术突破,更是将云计算基础设施扩张十倍的魄力——到2032年,阿里云的能耗规模将相当于再造十个当前规模的数据中心。

这场由技术领袖主导的战略转型,正在重塑中国科技巨头的竞争格局。当行业还在AGI领域竞争时,阿里已通过云栖大会向世界宣告:AI时代的战略窗口期正在关闭,而超级人工智能的竞赛才刚刚开始。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