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保险资金对ETF的配置力度显著增强,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据最新统计,截至6月末,保险机构持有的ETF数量已突破500只,持仓份额超过2500亿份,对应市值超过2800亿元。与年初相比,险资持有的ETF份额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反映出其对这类金融工具的青睐。
从持仓结构来看,头部保险公司的布局尤为突出。以中国人寿为例,其持有的ETF数量达170只,涵盖沪深300等宽基指数产品,以及科技、军工、芯片等主题ETF。平安人寿-分红-个险分红账户的持仓规模同样可观,合计持有129只ETF,重点配置了证券、银行、科技等行业的细分策略产品。这种“核心+卫星”的配置策略,既通过宽基ETF把握市场整体趋势,又通过主题ETF捕捉结构性机会。
在具体操作上,险资对港股ETF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上半年,中国人寿增持了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等产品;平安人寿则对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等进行了加仓。这种跨境配置的背后,是险资对港股市场估值优势和科技行业长期发展潜力的认可。
行业分析指出,险资加大ETF配置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投资需求的契合性,ETF的流动性高、成本低、估值透明等特点,与险资追求稳健回报、控制风险的投资目标高度匹配。二是市场环境的推动,随着权益市场波动加大,通过ETF分散个股风险成为理性选择。
招商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郑积沙进一步解释,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保险公司投资基金需统一计入FVTPL科目,公允价值变动直接影响当期利润。这一变化使得传统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持有权益基金、择机实现价差收益的策略失效。相比之下,ETF的波动性更低,更能满足险资对收益稳定性的要求,因此成为其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