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刚踏上中国土地时,大家都亲切地喊我‘小赵’。”法国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赵国华笑着回忆道,“如今再听人叫我‘老赵’,才惊觉时光飞逝。”这位扎根中国三十余载的企业家,见证了施耐德电气从初入中国市场到深度融入本土产业链的完整历程。
经过38年深耕,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版图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支点。这里不仅是其全球第二大市场,更承担着供应链核心枢纽与四大研发基地之一的重要角色。据企业披露,目前施耐德电气在华运营着30家现代化工厂及物流中心,其中15家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入选世界级“灯塔工厂”,这些标杆性设施共同构成了覆盖生产、物流全环节的绿色供应链网络。
在供应链协同方面,施耐德电气已与1600余家核心供应商建立深度合作。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企业构建起从原材料采购到终端交付的全链条智能管理系统,既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又实现了全流程碳排放的精准管控。这种“强韧+高效”的组合模式,使其在应对全球市场波动时展现出独特竞争力。
从“小赵”到“老赵”的称谓变迁,恰是跨国企业与中国市场共生共荣的生动写照。当被问及持续加码中国市场的动力时,赵国华强调:“这里不仅有庞大的消费潜力,更孕育着全球最活跃的产业创新生态。我们始终相信,深度本地化才是跨国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