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货美妆品牌毛戈平公布了其赴港上市后的首份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营收与净利润方面均实现了超过30%的显著增长,毛利率更是高达84.2%,稳坐行业前列,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财报显示,毛戈平上半年实现营收25.88亿元,同比增长31.3%;净利润达到6.70亿元,同比增长36.1%。在毛利率方面,公司以84.2%的水平领先于行业,不仅超越了巨子生物、珀莱雅等国内头部企业,更接近奢侈品行业的标准。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145.7%,现金储备充足,达到38.9亿元,为后续的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品类布局上,毛戈平继续巩固其彩妆领域的领先地位,上半年彩妆收入达到14.22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底妆类产品表现尤为突出,两款单品销售额均超过2000万元。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护肤品和香氛市场,护肤品收入同比增长超30%,香氛品类则通过“国蕴凝香”中法建交纪念香水和“闻道东方”故宫联名香氛系列等新品,成为新的增长点。
渠道方面,毛戈平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公司在线收入占比首次突破50%,达到12.97亿元,同比增长39%。线下渠道同样表现不俗,专柜覆盖120个城市,拥有437个网点,3100名美妆顾问团队为消费者提供“一对一”化妆服务,客单价超过800元,线下复购率达到30.3%,高于在线渠道的24.1%。
毛戈平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东方美学叙事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公司通过与故宫等顶级IP的联名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文化底蕴的美妆产品,如“气蕴东方”系列已迭代至第六季,2025年故宫建院百年联名香氛发布会更是吸引了广泛关注。创始人毛戈平作为影视造型大师的匠人IP,也为品牌增添了专业性和说服力,其独创的“骨相化妆法”更是引领了国货美妆的新潮流。
然而,在光鲜的数据背后,毛戈平也面临着研发投入不足的隐忧。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仅占营收的0.5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专利结构也以外观设计为主,核心技术壁垒相对薄弱。同时,公司高度依赖ODM供应商进行产品开发,虽然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但也存在供应链风险。
在营销方面,毛戈平同样投入不菲。公司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流量投放和明星代言,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但高昂的销售成本也侵蚀了部分利润空间,使得品牌溢价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若研发投入无法跟上,产品功效升级受限,公司可能面临消费者“智商税”的质疑。
与蕾哈娜的Fenty Beauty相比,毛戈平在品牌IP内核和定价策略上有着相似之处。两者均通过创始人个人IP强化品牌独特性,定价策略也相近,均瞄准“轻奢”价格带。然而,两个品牌都面临着研发能力不足的质疑,缺乏核心竞争成分,可能导致在功效护肤赛道逐渐掉队。
面对挑战,毛戈平正积极寻求破局之路。短期来看,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杭州研发中心的战略价值,聚焦抗衰、修护等功效性成分开发,提升配方专利和工艺专利的数量。同时,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组建联合实验室,缩短研发周期,构建技术壁垒。长期来看,公司考虑推出子品牌进行差异化布局,主品牌MAOGEPING专注高端市场,同时收购或孵化专业护肤品牌以满足大众需求。公司还计划以东南亚、日韩市场为突破口,推动全球化文化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