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稀土大王”到破产“老赖”:十年豪赌挥霍,父子如何毁掉商业传奇?

   时间:2025-09-11 06:27:03 来源:漫漫的爱情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中国商业史上,蒋泉龙的名字曾与“稀土传奇”紧密相连。这位出身江苏宜兴的实干家,凭借小学学历和过人胆识,在改革开放初期从耐火材料厂工人起步,逐步建立起中国稀土控股这一行业巨头。他的财富巅峰时期达11.4亿元,一度成为《福布斯》富豪榜的常客,被业界尊称为“稀土大王”。然而,短短十年间,这对父子却将商业帝国推向崩溃边缘,最终以“老赖”身份淡出公众视野。

蒋泉龙的创业史堪称草根逆袭的典范。上世纪80年代,他在宜兴耐火材料厂担任副厂长时,便展现出对技术的痴迷。当同行满足于现状时,他已开始钻研稀土分离技术——这个当时被视为“高科技禁区”的领域。1992年,他抵押全部家当投入研发,面对“小学文化搞高科技”的质疑,他以连续两年亏损的代价,在1995年实现技术突破。其研发的稀土提纯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中国稀土控股迅速占据市场制高点,并于2007年成功上市。

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但蒋泉龙对独子蒋鑫的教育却埋下隐患。这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稀土太子爷”,从小享受顶级资源:私人教师、海外游学、限量版奢侈品……但物质堆砌的成长环境,让他从未理解财富的真正价值。2013年,30岁的蒋鑫被推上总经理位置,这场本应象征传承的任命,却成为家族衰败的开端。

蒋鑫的管理风格用“挥金如土”形容毫不为过。公司年会预算动辄数百万,办公室装修全用意大利进口材料,员工食堂聘请五星级酒店主厨。而他的个人消费更令人震惊:2018年一场91万元的私人晚宴引发舆论哗然,此外还有38万元的KTV消费、150万元的私人飞机旅行、200万元的限量手表……“钱对我来说就是数字”这句狂言,成为他败家形象的注脚。

如果说儿子的奢靡是慢性毒药,那么蒋泉龙自身的赌博恶习则是致命一击。2007年后稀土价格暴跌,公司业绩剧烈波动,这位创始人开始频繁出入澳门、新加坡赌场。起初他声称“小赌怡情”,但赌注很快从万元级飙升至亿元级。2014年春节前,他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赌场连续鏖战三天,输掉1.2亿港元——相当于公司当年净利润的两倍。

为填补赌债,蒋泉龙开始挪用公司资金。财务报表显示,2007年至2015年,中国稀土控股累计亏损超50亿元。更恶劣的是,在公司生死存亡之际,父子二人仍变本加厉:蒋鑫继续在社交媒体炫耀新购跑车,蒋泉龙则被曝通过复杂股权结构转移资产至海外。2016年,公司因巨额债务被银行起诉,主要资产遭查封,蒋泉龙被列入失信名单。

2019年3月,董事会终于罢免蒋泉龙职务。此时的中国稀土控股已成资本市场弃儿,2020年被迫破产清算。昔日繁华的工厂贴满封条,办公楼人去楼空,仅剩保安室一盏孤灯,映照着这个商业帝国的残骸。如今,蒋泉龙虽仍维持表面体面,但“老赖”标签如影随形;蒋鑫则彻底消失于公众视野,偶尔在海外被目击也如惊鸿一瞥。

从农民工到行业巨头,再从巅峰跌落至谷底,蒋家父子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人性中贪婪与短视的致命弱点。当蒋泉龙回望三十年创业路,或许会反复思量:若严加管教儿子,若自己远离赌桌,若……但商业史没有假设,只有无法改写的结局。这个曾震撼业界的稀土传奇,最终留给世人的,唯有无尽的警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